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问题的思考(3)

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问题的思考(3)

2.以党内民主夯实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指出:“无论党内的监督和党外的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我们党的传统作风。”[3]从党的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党内民主发展较为充分,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就能够取得积极的效应,反之,就可能会给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带来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得到了很大发展,与此相适应,党内监督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还需要进一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党的拥护和信任是我们工作的保障,但正如王岐山同志在听取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时所说的,“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当前,推进党内民主的关键在于充分保障和体现党内民主的公开性和平等性,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公开是民主的前提,公开也是执政者的义务。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尽快出台科学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让党员监督干部,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市场经济在客观上已经引起了政治生活的变化,经济生活的平等性自然反映到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性和社会对个人权力的保护和平等性的要求上。在公开的基础上,要切实将党内各项民主制度落到实处,只有真正确立平等性原则,才能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监督积极性,确保监督机制的正常运转,最终形成民主监督与组织监督的良性互动,实现党内监督的广泛性、及时性和平等性。

3.以制度监督推进党内监督科学化。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民主是靠不住的民主,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理论和实践证明,制度监督是最为科学高效的监督方式,也是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必然要求。经过13年漫长的讨论,2004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们党确立了制度监督的党内监督模式。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它的颁布实施成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与此同时,一系列相关制度法规的颁布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初步实现了由被动防御向主动进攻转变、由权利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变、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制度监督,不仅仅是监督制度的设计和修订,而应当通过加强整个制度体系建设,使得社会各阶层、组织、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符合政权性质和宗旨的基本前提下得到合理的调整与归位,解决因制度本身的矛盾、冲突、缺陷而导致权力滥用与错位的权力监督方法。一是必须用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权力设置牢不可破的铁栅栏,实现“将权力关在笼子里”;二是理顺党内监督的权责归属和运行方式,保障党内监督部门拥有独立的监督权;三是切实保障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体现制度的公平性、权威性和惩戒性;四是突出监督的重点和难点,如“一把手”监督问题、决策监督问题等,发挥党内监督的示范作用;五是培养高素质的纪检干部队伍,加大对党内监督的支持力度,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和监督文化。

治大国难,治大党同样不易。在苏联解体的教训中尤为引人深思的一条就是“为何党内健康力量没能防止党的蜕变”,党内的自我净化能力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通过党内健康力量的科学调配和党内监督体系的有效运转,及时消除破坏整个肌体的“病毒”,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执政党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权力的考验,只有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只有不断增强党的自警能力和自净能力,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践行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承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

[2]公方彬.新政治观:创新点与突破口[J].人民论坛,2012,(10).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5.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