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框架下“中国梦”的内涵探析(2)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框架下“中国梦”的内涵探析(2)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主体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是一个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指的是其中的积极内容,这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文明的基石,曾激励着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岱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贾玉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主要有两个方面:天人合一和礼治精神。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有四个方面:(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该方面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要求人们自立,自信,自强,奋发向上,积极有为,勇于进取;(2)人本主义。该方面提倡“以民为本”, 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等主要学派都提倡的思想,它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的基本政治理念,关注百姓现实生活追求以及伦理道德良性发展的人本关怀等;(3)天人合一。该思想最早由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提出,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一部分,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的发展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强调人类应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并规划自己的行为;(4)礼治精神。该方面包括礼与仁两部分。二者密切联系,仁是礼的基本精神,是内在的道德,礼是仁的现实体现,是道德的标准,仁以礼为客观的社会标准,礼以仁为实际内涵,仁礼相辅相成,构成人际关系的基础和指南。礼治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自我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旨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这四个方面是对张岱年和贾玉新等学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观点的总结,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国梦”的根本目标、基本特征、实现途径、价值等从不同角度传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主义”、“天人合一”和“礼治精神”等,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这四个方面详细阐释“中国梦”的文化内涵。

三、“中国梦”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内涵分析

1、“中国梦”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内涵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要求人民自立,自信,自强,积极向上,勇于探索,奋发有为。“中国梦”的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以及实现途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等都体现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精神。

首先,“中国梦”的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梦”的根本目标本身就彰显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是中华民族自立,自信,自强,对本民族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所作为的表现。要实现该梦想,全国各族人民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这里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本身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精神的科学反映。“理论自信”就是坚信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正确的;“道路自信”就是坚信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可行的;“制度自信”就是坚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曾经指引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功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我们坚信运用该理论,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施社会主义制度最终一定会有所作为,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推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的崇高事业。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