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框架下“中国梦”的内涵探析(4)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框架下“中国梦”的内涵探析(4)

2、中国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即“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等主要学派都提倡的思想,它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的基本政治理念,关注百姓实现生活追求,以及百姓伦理道德良性发展的人本关怀等。“中国梦”的根本目标,以及它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基本政治理念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

首先:“中国梦”的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因为它关注的既是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的现实和长远需求,也是全人类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幸福的追求。中国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我们已经实现了邓小平同时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当今人民的殷切期待是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谋和平求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梦”正是在考虑中国广大人民以及世界不同民族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广大人民的梦,同时也是全人类走向和平发展的大同梦,因此“中国梦”的根本目标传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的人本主义精神。

其次,“中国梦”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中国梦”强调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悉心体察和了解民意,让每一个中国人在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即我们的发展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功惠及人民,而且要重点解决当前人民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所以,“中国梦”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理念是中国文化人本主义的精神直接反映。

再次,“中国梦”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中国梦”不但要满足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物质追求,同时还要满足人民在思想道德方面良性发展的需要,即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强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在保障广大人民的基本物质文化权利的同时,也强调促进和提升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对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对广大人民的人本主义关怀。

再次,“中国梦”坚持的基本政治理念也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习近平说,“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这正是中国梦所坚持的基本政治理念,其核心就是人本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其目的是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参与和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法律法规和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群主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梦”人本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依法治国发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具体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理念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广大人民的党,各个党派也来自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代表人民,也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族区域自治显然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度人民积极性,也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因为服务政府,目的是为广大人民服务,责任政府是对人民负责,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是把政府行为放入法律和人民的监督之下,为人民服务,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