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振华: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4)

安振华: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4)

核心提示: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一再证明: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什么时候坚持群众路线,党的工作就能取得胜利,党的事业就能向前发展;什么时候背离群众路线,党的工作就要遭遇失败,党的事业就要遭受损失。

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树立必胜的信念。必胜的信念,是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在我们党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它内化为不断向上的精神动力,外化为不断探索的实际行动。中国共产党人必胜的信念,不是盲目乐观,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方向,是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是建立在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科学性统一的基础之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遭遇了两次失败,取得两次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遭遇了三年困难、十年“文革”,但是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走出了改革开放、浴火重生的光明大道,这些历史告诉我们, 群众路线是克服一切困难的优势和法宝。今天,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要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一切极端主张,坚信我们的事业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这样才能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最终把我们的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唐朝初年,魏征在上唐太宗疏中说:“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换言之,统治者不能离开老百姓,老百姓却并不要依赖于某个统治集团。这一认识完全符合马克思的群众观,即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尚且能认识到这一辩证关系,我们这个作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先锋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与实践,只有如此,历史和人民过去选择了我们,现在依然选择我们,将来也选择我们。

传说恺撒大帝临终时告诉侍者:“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恺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说白了,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乍看惊富贵,凝视即云烟”,时光流逝,惟真心真情不变,惟平淡平常为真。

一位落马者刑前就曾追悔说:“贪图功名利禄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

陈云认为任何功劳“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并写有“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条幅以自警。“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给自己定下许多“原则”:不题词,不吃请,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采访,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接受礼品,不写回忆录,不同意为他塑像和立功德碑等,世人赞他“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一辈子追求的“名”是“共产党员”这个光辉“名称”,追求的“利”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为“大名利观”,值得我们铭记萦怀,并为之追求不息。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以密切党群关系为核心的作风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时期,就特别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革命成功,尽在民众”的观点,教育党员干部“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在延安时期,我们党成功进行了延安整风,培育并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事业在艰难困苦中星火燎原,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的成效保证了党的宗旨的实现,使我们党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凝聚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伟力。抗战时期,美国军事观察组来华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国民党占有着大片的土地,而共产党则占有大片的人心。我们正是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的政治优势,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