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中:创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路径选择

孙文中:创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路径选择

  [提 要]从新发展主义的视角对中国传统农村扶贫模式反思,发现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与解决贫困问题需求间的张力、扶贫的官僚化、扶贫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低、扶贫过程中贫困农户依赖性强、 产业化扶贫造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偏离扶贫目标、科技扶贫中农村居民参与性不高、小额信贷造成的扶贫资金浪费和流失等。基于此,本文强调农村扶贫的目标从缓解贫困转变为增强生计的能力,通过教育扶贫、移民开发和劳动力转移、开发农村市场、参与式扶贫等途径,提升农村贫困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创 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贫困;农村居民;扶贫模式;发展主义;新发展主

一、   问题的提出

贫 困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痼疾,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抵制和消除贫困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2000年)》和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现象有所减缓,农村绝对贫困①人口从1978年的 2.15亿下降到2007年的 1479万,贫困发生率从 1978年的 30%下降到 2007年的1.16%②。虽然中国农村绝对贫困数字已减少,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并呈现出返贫现象严重等新的复杂特征。从国际贫困线来看,中国贫困线在 75个可比较的国家中是最低的 (左停等,2009:48)。这一贫困标准掩盖了农村贫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返贫情况的普遍性,从而增加了扶贫对象动态监测的难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贫困监测数据,2001年至2009年间,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例从61%增加到66%,民族地区八省区贫困人口比例从 34%增加到 40.4%,贵州、云南、甘肃贫困人口比例从 29%增加到 41%③。目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分布呈现点(14.8万个贫困村)、片 (特殊贫困片区)、线 (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许多刚刚越过温饱线的农民经济状况非常脆弱,气候、市场、家庭任何一个方面的变故,都能使他们返回贫困状态。与此同时,各阶层、各群体之间以收入水平为标志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当前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自从 1997年超过国际公认的 0.40的警戒线水平,至今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迄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基尼系数目前达到 0.46左右 (蔡窻,2008:15)。贫富差距的扩大,危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农村贫困地区面临着社会公共服务缺乏、农村社会保障的可及性差,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问题突出,农民提高生计的可能性小。教育费用上扬,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成本增加等,这些致贫因素形成恶性循环,必然进一步放大贫富之间的差距,尤 其在市场化进程中愈发显现出对于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现实挑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