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中:创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路径选择(2)

孙文中:创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路径选择(2)

从 全球工业化的进程来看,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将带动城镇化和全面现代化,农村贫困人口将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因此最终实现消除贫困的途径是工业化、现代化、 城镇化。基于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不高的现实,有效消除农村贫困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 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那么在新四化建设进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如何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如何以人为本,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基于此,反思和研究中国传统的农村扶贫模式及其创新扶贫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理论上看,贫困与发展息息相关,扶贫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应有之义。传统的发展主义对于中国农村的扶贫模式过于强调以经济增长为导向,实则是以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为代价。本文在反思传统的发展主义扶贫模式基础上,以新发展主义为视角,探索创新农村扶贫模式的路径选择。

二、理论视角

(一)发展主义内涵及其缺陷

发 展主义是兴起于二战后的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它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与政治发展的先决条件;它预设了工业化与民主化的先后发展顺 序,认为随着经济增长和民主制度的巩固,所有社会矛盾与问题将迎刃而解(郁建兴,2008:61)。发展主义指的是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的信念,这种信念中发展等同于增长,并成为后发国家所遵奉的现代性话语和意识形态。据此,如果将 “发展”一词粗略表述为从不发达的落后状态解脱出来的目标的话,那么发展主义就可以看作是将这一目标进行操作化的理论、实践路径和理念信仰(叶庆忠等,2012:57)。从发展主义来看,发展就是开发,“发展主义”等同于 “开发主义”,它将 “发展”简单地还原为经济增长,将经济增长又简单地等同于GDP或人均收入的提高。实质是 “以物为本”。它有三个症候:第一个症候就是物本主义,片面强调经济增长,严重忽视了发展的前提,即发展的人本出发点和制约性条件;第二个症候是发展的目的与手段相颠倒;第三个症候是造成了主客体的对立和分裂 (杨寄荣,2010:17~18)。总之,发展主义片面强调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但并没有实现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同步发展。这个发展理念下导致急功近利,工 具主义盛行,金钱至上,人们的价值观严重扭曲,往往过多追求物质的富足,忽视了人这个主体本身的发展。正如舒尔茨所言,贫穷国家的贫穷在于 “人的能力没有与物质资本齐头并进,而变成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舒尔茨,1992:8)。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各地不断涌现的大规模生态污染、环境破坏和相比于过去发生频率陡增的自然灾害,人们开始重新检思我们曾一度笃信不疑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模式。因此人们在反思 “发展主义”理念经济增长模式的诸多负面效应时,转向追求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协调发展的状态,产生了新发展主义的理念。

(二)新发展主义

新 发展主义倡导多元文化主义,要求尊重文化差异,主张发展中国家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另类发展道路 (周穗明,2003)。它是在批判旧发展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非西方国家的深度理论自觉而兴起的一股具有跨学科、实践性和多元体系特点的思潮。同时, “新发展主义”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而存在的。在联合国、民族国家、非政府组织和公共知识分子的主导和互动下,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反思性成果,包括佩鲁的 《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及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等 (田毅鹏等,2010)。其主要观点为:(1)“新发展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反对经济发展,亦不主张取消经济发展,而是反对将经济发展绝对化和唯一化。(2)“发展”从来就是应具有其特定历史前提的。人们由单纯关注经济发展,转为关注“经济—社会”间的协调发展。(3)发展是 “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的。这种发展使技术受到各个人类共同体知识的、社会的和道德的约束。强调发展的综合性,主要是重视结构内部稳定协调发 展,突出组织在结构中的作用。其中尤其是国家对市场的调节作用。(4)在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类的创造性的提升。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