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公平性 适应流动性

增强公平性 适应流动性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谈《决定》对社保事业及百姓生活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这些举措有什么意义?将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及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这些举措有什么意义?将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及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就此,记者近日采访了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

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促进社会公平 方便转移接续

《决定》提出:“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

为什么要实现全国统筹?金维刚表示,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养老保险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促进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

据金维刚介绍,我国在2010年就已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但除北京、陕西、黑龙江等极少数地区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之外,绝大多数地区的省级统筹是采取省级预算管理方式,提取省级调剂金。这只是省级统筹的初级形式,并没有真正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省级统筹。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养老保险政策不统一,单位和个人缴费和待遇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与结余不平衡,地方财政负担也不均衡,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也不利于在养老保险方面实现社会公平。

据金维刚介绍,去年,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约2.4万亿元,但各地之间基金积累畸轻畸重现象很严重。全国一半以上的结余资金主要集中在东部少数几个省市,而中西部地区要靠中央财政提供不同程度的补助资金,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金维刚说,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势在必行。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各地区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统一,根本解决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及其权益保障问题。同时,能够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基金调剂范围,逐步改变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与结余不均衡的状况,提高基金承受能力和使用效率。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养老金的筹资和支付责任,明晰双方的事权与财权相对应,共同支撑养老保险制度和基金的平稳运行。

谈到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的意义,金维刚说,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职工按本人工资总额的8%缴费,并全部计入个人账户。退休时,可以从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按规定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2005年,国务院发布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改进养老金计发办法,强化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这些政策规定都有利于职工个人多缴多得。但是,目前有一部分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不愿参保缴费、参保后缴费基数偏低、缴费不连续或断保等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促进职工个人多缴长缴养老保险费,从而提高退休之后的养老金水平。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