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问题群体分析视角理论框架构建研究(5)

老龄问题群体分析视角理论框架构建研究(5)

核心提示:老年群体更替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也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群体分析视角,充分发掘老年群体更替中的积极因素,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正是本研究的主旨所在。

(4)老年群体更替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决策时必须正视的要素。应对人口老龄化,既要“抗洪”,也要“防洪”。“抗洪”是体现现实性,“防洪”是体现前瞻性。诚如前述,老年群体更替所带来的,不仅是工作重心的调整,更是对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策略的全面提升和全新认识。基于新老年群体的主体地位,基于新老年群体的能动性,基于新老年群体的需求,对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策略的认识和判断面临着调整的必要。从压力到机遇,从“救火”到“防火”,从老龄对策到融入发展国策,均昭示我们必须正视老年群体更替的社会现实。

  4 老龄问题群体分析视角的主要指标

能够衡量老年群体差异的指标有很多,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有独立的,有相互关联的。基于以上基本命题,同时能够满足反映事物本质和测量要求,本研究选择了3类基本指标。

4.1 背景指标

老年群体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其背景条件的差异。生命历程理论和动态老龄化理论均说明,老年群体差异源于老年群体不同的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日益丰富和优越的生存与成长条件。人们不仅生活自如,而且能够成长的更快更好,这正是造成老年群体差异的基础。老年群体背景差异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因此,背景指标应该是衡量老年群体差异的基础指标。

背景指标包括人口学指标和社会学指标等。人口学指标包括数量、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分布(城乡,等);社会学指标包括婚姻状况、家庭类型、文化水平等;经济学指标包括经济收入、工作状况等;医学指标主要包括身体状况(残疾类型、残疾等级,等),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包括心理状况。

4.2 能力指标

能力是指能够胜任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的主客观条件。在本研究中,主要强调老年人在具备一定基础的情况下,能够能动性地为安度晚年和欢度晚年进行准备,包括经济准备、服务准备以及其他。

能力指标包括行为指标和观念指标两个子类,表现为行为形态和观念形态。

4.2.1 行为指标

在传统社会,老年人通过多生和生男体现其“养儿防老”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老年人通过积聚财产、扩大交往、提高健康水平、延长自立自理期等方式体现其应对晚年的能力。因此,行为指标是能力指标的现实形态。

衡量能力的客观指标可以用背景指标表示,主观指标可以用以下指标表示:维系养老的经济能力,包括房产、储蓄、股票、收藏等财产积聚状况;维系身心健康的能力,包括健康水平、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维系生活自理的能力,包括学习、研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兴趣和能动性等;维系生活质量的能力,包括参与社会活动、有一定社会交往、精神文化生活等。

4.2.2 观念指标

观念指标是主观的意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不同老年群体的意识和观念存在较大差距。不同观念可以体现为不同的能力。因此,观念或意识也是区别老年群体以及解释老年群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

观念指标主要包括:消费意识,即拥有愿意通过购买形式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观念;维权意识,即拥有通过群体、法律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参与意识,即拥有主动参与和愿意为国家、社会、社区等公共环境建设贡献力量的观念。

4.3 需求指标

需求指标是背景指标和能力指标在现实中的表现。背景和能力的差异,将直接导致需求的差异。需求的差异,既标志出老年群体的差异,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需求指标包括:经济物质需求,包括养老金、住房、生活设备等;精神文化需求,包括参与、教育、尊严等;养老服务需求,包括医疗服务、生活服务等;特殊服务需求,包括康复、个性化服务等。

在这3类指标中,背景指标是客观基础,反映了不同队列老年群体的环境及其影响差异;能力指标是主观条件,反映了不同队列老年群体适应环境和利用机会的差异;需求指标是现实表现,反映了不同队列老年群体基于不同基础和条件的不同要求。这3类指标合在一起,将能够区别出不同队列老年群体的变化。

  5 老龄问题群体分析视角的应用

运用群体分析视角研究老龄问题,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认同老年群体更替的社会现实和基本理念。虽然老年群体更替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目前在学界和政界对此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普遍的观点认为,老龄问题主要源于基于“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之上的老年人规模迅速增长上。这种观点并不错,问题是老龄问题是变化的,而引发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老年群体更替。从对策构建方面看,目前对策的基础是将老年人定位在依赖的被动的边缘的,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理念没有完全获得实质性的落实。随着老年群体更替,新老年群体将逐渐替代传统老年群体,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冲击性的。因此,接受这种前瞻性但又是现实性的变化,是运用老龄问题群体分析视角的重要前提。

其次,采纳群体分析视角的理论和指标。前述研究表明,群体分析视角与数量分析视角和结构分析视角有所不同,其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依托的理论和衡量的指标。群体分析视角依托3个理论并采纳3类指标,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强调不同队列老年群体在对老年期安排中的能动性差异。不同的能动性水平,反映了不同环境构建的不同背景,反映了不同背景引导的不同需求。正是这些差异,区分出不同队列老年群体,也形成对老龄问题的不同认识。

其三,辩证分析老年群体更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围绕老年群体的性质和作用始终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在数量分析视角强调老年群体作为消费因素的消极作用之时,群体分析视角则凸显新老年群体作为参与发展因素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时,引入老年群体能动性要素,可能获得不同于既有分析结论,使认识更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