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层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宣言

最高层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宣言

核心提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覆盖了改革的所有宏观领域。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不可能一一分析。但决定的核心是明确的,即市场进、政府管,提高公产品和公服务的质量。一份指向性的全面改革路线图已经摆在桌面。高层一诺相许,人民众望所归。

“摸着石头过河”,这河,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这条大河。市场这条河可以载起,也可以倾覆社会发展;河面既可以顺水推舟,也可以造就风暴。要想让社会发展这艘大船全天候航行,还需要政府做船长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于11月12日谢幕。随着会议决定的公布,海内外舆论关注的重点也由揣测变为了分析。如何解读这份最高层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宣言?

新一代领导层已然成为求变的最积极的造势者

三中全会决定的纲领性,符合社会的普遍期待。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一向具有指标意义。其中有些会议,更在中国当代政治发展史上,被赋予了“划时代”的性质:如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航程;又如1992年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一是纲领性,二是转折性。换言之,这两次会议不是针对具体的政策问题,而是对“中国向何处去”这样的根基问题,给出了新的答案。

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什么人们会有同样“重中之重”的期待?这是因为中国从上到下,已经产生了一种民族级的问题意识:国家的发展已经到了分水岭。三十五年改革开放、二十一年市场经济,打造出了一个翻天覆地的中国。但再有效力的模式,在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会创造新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不解决,将会导致红利越派越少,问题越积越多。近年来中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革,固有模式弊端的全面化、矛盾的深刻化和阻碍的体制化,都已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划时代”并非人造,而是政府面对挑战,毅然决然进行的综合变革。

人们对于这一决定的莫大期待,还在于新一代领导层接班以来,已然成为求变的最积极的造势者。习近平用“深水区”形容改革的境地,“硬骨头”表达改革的决心。在作为总理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用“甩开膀子”来形容改革的迫切性,比喻一时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此后,他又提到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来推进变革。政协主席俞正声用“空前”来形容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的范围和力度。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