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精选:
1、伟岸硕:向 @周宏春 提问:环保应该从人心做起,心污染环境自然污染,贪婪的物质带来了环境的冲击,经济发展的同时,万事万物确没有平衡对待,过宣传节能,制造各种节能产品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讲教育慢慢普及到人们的思维中才可以。
答:节能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污染只能治理,而教育是长久大计!
2、热情的爽爽爽爽:向 @周宏春 提问:环境污染肯定是影响心情,影响身体健康的,保护环境从自我开始,但也需要国家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来更好的推动一下,怎么样做能见效更快更直接一些呢?
答:国家政策的推动与公众的积极行动相结合。
3、李文姬_Moony:向 @周宏春 提问:各地治理雾霾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在落实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答:困难肯定有,如投入问题。有人将环保产业算成GDP增量,实际上是减量,或者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是要花钱的,有没有投入、投入的效率如何、治理效果如何评价等,都需要认真研究。
4、眼观八方之天下:向 @周宏春 提问: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雾霾天气与空气污染从何而来,该如何驱散?要唤回蓝天,出路又在何处?
答:一是气象条件,一是污染物排放浓度过高,这两者的综合作用,导致目前我国雾霾天气多发,治理措施国务院发布的“气十条”说得很清楚,能够落实是会改善环境质量,重见蓝天的。
5、-丫丫-慧儿:向 @周宏春 提问: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有什么对策吗?
答:简单说,提高意识,加大投入,发展环保产业,依靠技术进步,公众参与,关键还在加大执法力度,让排污者感到疼,觉得治理比罚款划算。
6、妖怪油炸饼:向 @周宏春 提问: 听说国家把治理环境列入十年计划。做为普通百姓,我们想知道:一,治理何时能见成效?二,当经济发展再次需要污染环境做代价时,政府该如做决策?三,如何监制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小作房私下对环境的污染?
答:大气污染治理已有十年计划,何时见成效取决于多种因素,做的好不用十年,做得不好真的要三十年。中央政府已明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将保护中发展提到前面;中小企业对就业有很大作用,不是关闭他们,而要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支持他们开展清洁生产。
7、举事立人:向 @周宏春 提问:专家“炒菜说”,崔永元“放屁说”,大多是缺乏科学取证,或者博眼球。您认为大气污染,或者说pm2.5主要来自哪?
答:每个城市的情况不同,烧煤、工业粉尘、供暖、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均是污染源;区域性还必须考虑秸秆焚烧。
8、_张丸子_:向 @周宏春 提问:我们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度往往是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才能体现,比如08奥运,或者像现在雾霾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我们都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您认为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长期有效机制?
答:环境污染的预防,并不像预防疾病那样,打针就可以预防某些疾病,于是,环境污染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事后治理,尽管不是理想的效果。建立一种长效机制,理论界十分重视,政府也希望,但往往难以达到那种效果,因而仍需要探索。
9、骨朵儿慧慧:向 @周宏春 提问:空气持续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恶化直接危害老百姓的健康,《决定》中对这些方面有怎样的部署呢?
答:有很多的部署,主要有:发展环保产业,开展排污权交易,污染的终身负责制,离任审核,这些措施可以说非常有用,关键还在于各地的落实!
10、吴小游:向 @周宏春 提问:现在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如何能得到有效治理?
答:工业废水,类型不同,治理方法和途径不同。可以控制的是达标排放;由于排放标准不同于水体的治理标准,排放总量必须控制在环境能够容纳的范围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