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地方给下岗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或把下岗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缴费救助范围,帮助扶持他们及时接续社保。但从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放弃社保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他们的帮助或救助还不到位,没有让他们对社保制度树立信心。另外,各种繁琐手续和社保转移接续问题也影响到公众对社保的信心。
在笔者看来,既然我们已经看到“3800万人中断社保”这一事实,就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这种势头蔓延。比如,对社保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的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执行社保制度。再比如,深入调查谁在放弃社保、为何放弃社保,然后对症下药。另外,消除关于社保的一切负面影响,重塑社保公信力。
【启示与思考】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养老保险制度的话题接连出现,几乎每次都会挑动民众的神经。近日官方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在增加,但参保者弃保行为也很突出,仅今年就达到3800万人。这种“我把青春赌明天”的行为,不仅使劳动者个人未来的养老水平降低,而且还将动摇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根基,应予以高度重视。
3800万人中断缴社保,相当于城镇职工参保的一成多。那么,这么多人里,有多少是自愿主动放弃,又有多少是被迫无奈中断?社保专家给了答案:中断缴社保的不外乎两种情况,要么已经达到最低缴费年限15年,不愿再续缴;要么则因其他原因不得不暂时或彻底中断缴纳。
如果延迟退休却又不能提高退休待遇,选择缴满15年后不再续缴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与此相对应的,将是这些人退休后养老金水平的必然低下,甚至连累整体的退休待遇都无法提高,到时可能会滋生的不满情绪已然可以预料;更重要的是,现收现付制下,如果更多人都只缴15年,当下养老金支付也许都会有问题。
当然,更多的可能是后一种情况。其中,流动性很大的务工人员,因为全国统筹迟迟不能实现,让他们在更换工作地时不得不选择中断,而且只能拿走个人账户里的钱,社会统筹的部分则白白做了贡献。还有很多下岗失业者,没钱自掏腰包继续缴社保;而那些在小企业“非正规就业”的人,因劳动执法不力,用人单位拒买社保的现象比比皆是。以上这些人,本是最缺社会保障的弱势群体,却偏偏缺少社保兜底,甚至被倒逼不得不退保,这是最需关注的。
如此多人选择放弃参保,众多评论直指该现象体现出公众对中国社保体制的不信任。如今大部分参保缴费者并不清楚他们按现在缴费标准缴费在退休时大约能获得多少待遇,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前段时间网上流传“月存500元,自我养老”的说法。这需要做好社保相关的教育,也需要增加社保的透明度,方便从网站上查询到个人预期的待遇,以及测算缴费与待遇的关系。
解决“弃保潮”的问题,笔者以为,一是加强劳动执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尽最大可能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尽快实现全国统筹,改变社保体系对流动人群的驱逐效应;三是提高社保管理水平和资金规模效应,不使其比自我定存的收益还低;四是通过养老金“并轨”、国企分红补充等多种方式,提高社保参保的吸引力……总之,让制度设计更合理,让养老待遇更提高,让无奈者不再因被迫中断而无奈,让理性者不再视主动中断为理性。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