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经验(摘编)(5)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经验(摘编)(5)

“两平台三实训”提高职业素养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紧紧围绕高职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切实改进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灌输轻内化、重认知轻体验、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创建了“两平台、三实训”相结合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物化载体,创建教学实训平台,开展立体化实训。

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依据统编教材内容,把高职大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要点,经过高度概括提炼,以图片、文字、视频课件等形式通过声、光、电的手段立体化展示出来,于2005年创建全国首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训平台。平台以高度浓缩的信息内容,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引人入胜的视听效果,达到了一看便懂、一见便知的实训效果,实现了学生社会实践的集中优化,教师讲得激情投入,学生们听得动情有味,入耳、入心。

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先后投入80多万元,根据教材内容和时代变化,及时对平台内容和设施进行充实和完善,把平台面积由最初的200平方米拓展到400平方米,不断增强平台实训教学的针对性与感染力。

二、创新方法,构建项目教学体系,开展情境化实训。

我们以活动体验为基础,以内化生成为目的,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精心设计了涵盖22个主题,包括论坛演讲、模拟法庭和趣味游戏等60多个拓展实训项目,开展课堂情境实训。具体操作环节由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做好准备,确定流程;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交流体验、分享成果,经过教师的对话点拨,达到感悟道理、升华认识的教学目的。

三、优化考核,创建行业企业实训平台,开展社会化实训。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强技能、重实践。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始终围绕学院“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与专业实践教学结合,创建行业、企业实训平台,贯彻全程育人的教学指导思想,以职场训练塑造高素质职业人,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社会实训教学,主要是通过建立“三双”机制建设,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考核来实现。一是出台了《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通过政府支持、友好合作,学院与周边199个社会行业、企业同时建立了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双实训”实践基地,效果良好。二是制定了《学院学生实习实训考核实施细则》,建立“双评议”制度;三是实施分类指导,建立“双报告”制度。实训结束后,由企业提供学生工作表现的鉴定报告,由学生提交企业的发展调研报告。两个报告各按20%的比例分值分别计入两门课程的成绩。通过顶岗实训和优化课程考核,使高职生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把道德意识与理想信念外化为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行为。

目前,学院大学生思政课到课率、听课率均在98%以上,教学评教的优秀率在95%以上,参与社会实践率达100%,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达90%以上。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