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员详解改革:高考外语以120分为宜(3)

教育部官员详解改革:高考外语以120分为宜(3)

“关键要改变校长赋权来源”

解读:据媒体报道,为调动校长积极性,山东省潍坊市于2004年已全面实行校长职级制度,校长产生实行竞争上岗或公开招考,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任,待遇根据职级确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有些地方的校长,可以由组织部门,甚至是宣传部门任命,这样就导致校长的思想观念、日常行为及判断问题标准上,习惯看上面脸色,“校长把自己定位为官员了,而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

“关键要改变校长的权力赋权来源。”储朝晖认为,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在实际操作中还要面临一系列具体问题,比如如何遴选校长、评价校长等。

焦点5 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称谓

王定华:未来的教师要一专多能,教师资格取消终身制,五年评一次,五年内至少接受360小时的脱岗培训方才合格。同时,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称谓,以后一律称中小学初级、中小学中级、中小学高级、中小学正高级,中小学正高级相当于大学的教授。

“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

解读:昨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项纯表示,目前小学教师主要分为3个职称;而中学也分为三类:“中学二级,中学一级,中学高级。”

不管是哪个职称,均无法相当于大学教授级别。

“统一称谓,至少可以让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变得清晰。”项纯说,此次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称谓的最重要一点是,让中小学正高级相当于大学教授,“有利于激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是对他们自身专业素养的认可。”

对于如何避免教师为了争相评职称而忽视了教学工作?项纯认为,关键要看具体的评价标准,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论文发表数量,可能就导致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忽视正常教学工作。

焦点6 优秀高职学生可升入大三

王定华:对于很容易上的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参加单独的考试,不一定参加统一高考,有的学校也可以敞开录取。一些品学兼优的高职院校学生,也可以升入其他大学的三年级。高职院校将不再是一个“死胡同”,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前途。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