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实施《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依法推进,提升能力,强化服务,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繁荣。
三、努力推进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创新
2012年12月,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布实施《语言文字规划纲要》。这个《规划纲要》是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而制定的。我们要在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决定》的过程中,全力推进《语言文字规划纲要》的实施,进一步充实和切实落实各项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力求取得良好的新成效。
根据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推进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创新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树立四种新理念。深化改革是推动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锐意改革创新,是应对和解决语言文字工作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方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树立四种新理念,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语言文字制度体系,着力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一要树立“资源”理念。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时代,在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要素,文化资源的战略价值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语言文字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充分认识语言文字本体及其产品既是现代社会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更是战略性文化资源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基础性资源,积极利用和开发语言文字资源,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
二要树立“文化力”理念。“文化力”是由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生产力、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文化力”已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有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的国家所倚重。语言文字既是“文化力”的基础性要素,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和力量,是“文化力”的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改革取向,同样适用于解放、发展和增强语言文字的“文化力”。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文化力”理念,增强语言文化强国意识,增强国家语言主权和安全意识,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繁荣,提升国家语言文化实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