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餐饮“霸王条款”决心之外尚须有细则
餐饮业的“霸王条款”一直备受消费者诟病。此次北京花大力气整饬这一顽疾,无疑有助于营造一个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可谓大快人心。但笔者作为消费者,高兴之余仍有遗憾有担心。
文中所列6种霸王条款,显然件件是实,但餐饮行业的霸王条款远远不止这6条,比如,餐饮行业“拒开发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既侵害消费者利益,也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可惜却不在其列,类似的还有不少,这未免有遗珠之憾。
而且,所列6条霸王条款,要从文本中消失太容易了。但这不是目的,如何从根本上消失才是。但这绝非易事,比如开瓶费餐具费等,因为收费少,取消很容易。酒店不收取了,转嫁到菜品之中怎么办?又如何发现?再比如,“减少订席数不提前告知按全额收费”这款,当然不合理,但如果消费者不提前告知而造成餐厅浪费和损失却不承担责任,就有失公平,而如何承担违约责任也是个问题。
这些都还是相对好办的,最难办的怕是“贵重物品遗失概不负责”。这一霸王条款的唯一目的就是转嫁经营风险。这当然侵犯了消费者合法的权益,但目前针对“遗失”、“贵重物品”等概念的理解还存在诸多分歧,尤其“贵重物品”在法律层面并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客人在举证及酒店责任分担等方面就存在操作困难问题。如此一来,即使酒店删除这一条款,也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显然,谁举证是个头疼问题。
取消霸王条款的目的,不是追责,而是为营造一个清新的消费环境,杜绝浪费,保证放心消费,清楚这一点,那么,被代替的条款,就必须足够细致、全面,具有可操作性。消费者的权益当然需要保护,经营者的正当合法权益同样也需要保护,如果简单定性谁是谁非,甚至先入为主,比如酒店已经尽到提示义务,而且安保工作也到位,完全是客人的个人过失,却依然将板子打在酒店身上,就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霸王条款”。这些都不得不考虑。
禁了霸王条款,对酒店经营理念、服务意识提升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这是消费者的福音。但是,消费者也要有自律自保意识,比如主动将贵重物品交由酒店代为保管;不能允许自带酒水就随意浪费,污染酒店环境,影响酒店形象。而工商、卫生、物价等部门在禁止之后更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权益和义务是双方的,市场规则必须人人遵守,只有彼此合法权益都得到了维护,曾经明目张胆招摇过市的霸王条款才可能最终从大众的眼前彻底消失。
面对霸王条款 较真精神不可丢
可以想象,这些不公平的规则基本都属于商家自己制定,似乎自己的店就是自己的天下,消费者进来了就必须按照店里的游戏规则办事。“店规”虽小,事关千千万万消费者,事关社会规范,绝不能听之任之。
现实生活中,即使餐馆存在有损消费者利益的规定,多数消费者出于各种考虑也不愿意去较真。虽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类似规定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但餐饮业霸王条款始终是被社会诟病的焦点。霸王条款的顽固存在,在更大程度上说明,维护消费者权益,不仅仅需要消费者去较真,相关监管、协调部门更需要较真精神。这种较真,说直白点就是:消费者随时发现、随时举报;监管部门受理一起、查处一起。
你是什么,你的身边就是什么,你光明,你的周围就不会黑暗。当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个人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开始较真,霸王条款的存在空间就不复存在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