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方面可谓是成绩显著。贵州提出加速发展,但绝不盲目发展,而是要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在工作中,就是要守住“两条底线”:一条是发展底线,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一条是生态底线,不能增加落后产能、破坏生态环境。(12月15日 新华网)
坚守“两条底线”,是贵州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的贵州,贫困落后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加快发展的主要任务没有变。与全国同步小康,贵州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发展不好更不行。只有快发展才能缩小差距,只有好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的稳定可持续,,才能实现发展成果与广大落后地区人民群众共享,才能实现贵州的“中国梦”。
坚守“两条底线”,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贫穷不是固有的标签,落后不是本质常态。贵州要实现打翻身仗,只有正视历史,保持高速度的发展、千方百计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甚至与西部较好地区的差距,才能打破发展瓶颈,做到“赶”中“转”、“转”中“赶”。只有正视现实,才能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起直追,才能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保持两位数的发展,看似一个很快的速度,结合贵州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后发优势,这样的速度完全是可以实现,并且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快速度的发展不是照搬 “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不是简单的承接产业转移,而是抢抓与上海、广东、山东、北京等发达地区帮扶合作机遇,打好生态优势这张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探寻一条可以将贵州能源、矿产、药材和农作物等资源优势转化为循环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后发赶超之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产业,积极改善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民生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坚守“两条底线”,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快发展的底线不是寅吃卯粮、竭泽而渔,生态保护的底线不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贵州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一方面,要以发展用干部,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做到导向鲜明,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地以GDP论英雄,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工作业绩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发展指标与债务审计相结合,注意识别防止形象工程,加大对“拍脑袋”决策干部的问责。
只有坚守“两条底线”,用快发展和好生态“两条腿”走路,贵州才能在既“快”又“稳”中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才能在新一轮改革发展浪潮中“不掉队”,才能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委组织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