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位于塞内加尔的东塞内加尔和上卡萨芒斯地区。公园面积为8500平方公里,长l30公里,宽70公里,是西非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1981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位于赞比亚河沿岸一个多水地区。这里的长廊林和稀树大草原里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羚羊德比大羚羊,有黑猩猩、狮子、豹以及不计其数的大象,另外还有大量的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内河流众多
塞内加尔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1926年设立狩猎保护区,1951年成为森林保护区,1953年4月19日成为动物保护区,1954年成为国家公园。1962年,1965年,1968年和1969年通过数项法律扩大了疆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态圈计划中的一个生态保护区后,得到国际公认,成为了塞内加尔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公园地势平坦,在一些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的丘陵之间是广阔的冲积平原。整个区域表层覆盖有铁矾土形成物和沉淀物,也有多处裸露着下层的寒武纪砂岩层和一些变性岩石。冈比亚河及其支流尼奥科罗-科巴河和库卢恩图河在园内蜿蜒流过。这里的气候带有典型的苏丹特色,每年6月、10月为雨季,其他月份为旱季,年降雨量是1000毫米一1100毫米。
保护区内绿茵弥望
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植物种类从南部的苏丹型到热带草原为主的几内亚型。植物依地势和土壤的变化具有不同特点。河流沿途地区草木繁茂,乔木、灌木各异。河谷平原地带长有大片的岩兰草,热带稀树草原则被须芒草占据。偶尔也能见到黍类,季节性洪水草原常见有雀稗。旱地森林由苏丹类植物构成,如紫檀。在斜坡和丘陵地带,以及突出地面的岩石处,冲击沙地和铁盘地,植物形态各异。河边每年都会长出半水生植物,水位上升则消失,周期性洪水沙地也有。在沼泽地和周围地区,这类植物大多生长在干涸的河床上或天然堤后面。植物的差异取决于洼地的深浅、水位高低、产地、土壤和下层土结构。
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内河流众多,有绵延100千米的林带和低洼草原、沼泽地,以及茂密的旱地森林、灌木丛林。保护区内绿茵弥望,浓荫蔽日的森林,千姿百态的热带花卉,每逢春秋两季分外旖旎。河流流经之处.伴有绵延百余千米的河边林带、低洼草原、沼泽地以及茂密的早地森林、灌木丛林,景观各异。公园中黄褐色的土路蜿蜒曲折,路旁高大繁密的草丛仿佛两堵围墙,还有几处烧荒留下的土地。浑浊的河水在竹林中缓缓流淌,生满杂花的藤蔓密密麻麻,在竹林与参天巨树之间纠结缠绕。
茂密的早地森林、灌木丛林,景观各异
各类珍禽异兽的栖息场所
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内充足的雨水、适宜的气候与植被的多样性为各类珍禽异兽提供了栖息场所。据统计,园内有150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有80多种哺乳动物,330种鸟,36种爬行动物,20种两栖类动物,60种鱼,以及无数无脊椎动物。生活在该保护区的大型动物有1万只一2万只。肉食动物包括豹子、狮子和野狗等。也有野牛、菊花青色的马、1000只大羚羊、几内亚狒狒、青猴、帕踏斯猴、栗色疣猴,还有非洲特有的三种鳄鱼——尼罗河鳄鱼、瘦鼻鳄鱼和矮鳄鱼,四种龟和河马出现在园内的三大河流。公园也是长颈鹿和大象(400多头,是非洲数量最稳定的象群之一)的最后的避难所。这约150只黑猩猩在园内生息。登哈姆鸨鸟、陆上犀鸟、紫罗兰色乌帽子鸟、白领树鸭、鱼鹰等珍稀鸟类也在此栖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