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2)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2)

习近平谈“提高领导艺术,创新工作方法”(三)

核心提示:求“四真”、务“四实”我们中国人有个传统,逢年过节都要写春联。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期间,我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讲话中关于坚持求真务实的重要论述,深入思考如何结合浙江实际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情之所至,忽发奇想,写了四副春联,权且作为我的一点学习心得,与同志们共勉互励。

说真话是水平,干实事是能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现在一些地方形式主义严重,浮躁风气盛行。有的干部作风飘浮,不深入实际,不了解实情,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空喊口号,说大话套话,不干实事;有的地方平庸懒散的作风突出,不思进取,不敢创新,怕担风险、怕负责任,工作标准不高,工作要求不严;有的热衷于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应付群众;有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以致酿成恶果。现在发生的一些严重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这种风气如果不下大力气纠正,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而且必然会出乱子,甚至出大乱子。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党员干部的必备品质,从一定程度上讲,说真话就是水平,干实事就是能力。这也就是省委提出“干在实处”的本意所在。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时时处处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摘自2006年1月13日在省纪委第九次全会上的讲话]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谋划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和盲目攀比,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必须狠抓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坚决杜绝抓而不紧、抓而不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必须模范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基本内容,把重实效、求实绩作为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真正从思想上解决什么是政绩,为什么要创造政绩和怎样创造政绩的问题,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结束时讲话]

重政绩须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出政绩须讲求科学,尊重规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创造业绩,又要强化规律意识,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毛泽东同志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一点,应当引为全体同志的教训。”领导干部追求和创造政绩的实践,应该是符合实际、遵循规律的实践。为此,必须学会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努力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握内情、了解外情上下功夫,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贯注于科学决策、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领导工作实践中,真正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在研究方针政策、推出改革举措时,应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和社会承受程度;在决定重大立项、推进重点建设时,应审慎考察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和人才状况。那种违反客观规律的“新官上任三把火”,那种乱铺摊子、乱上项目、蛮干乱干的“政绩”,只能是急功近利的“政绩”、不切实际的“政绩”、违反规律的“政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劳民伤财,造成“上届班子的政绩、下届班子的包袱”。

[摘自2004年9月7日在省委党校2004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