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路径,融合趋向深度发展
“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习主席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径。
军地职能部门积极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从宏观战略着眼,从具体国情军情出发,进行周密部署,明确主攻方向,对接军地需求,确保“融”得顺畅、“合”出高效,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重点领域融合有新亮点。有这样一份“成绩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由国务院和军队20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部际协调小组成立一年多来,已召开多次会议,协调任务落实;军队社会化保障范围不断拓宽,正从后勤领域延伸到其他领域,从注重生活保障、常态保障延伸到应急应战一体保障;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工作稳步推进,依托范围不断拓宽、依托途径日趋多样;国防动员体系不断完善,能源、通信、国防工程、装备维修等动员工作不断优化。
基础设施贯彻军事需求工作全面展开。前段时间,在烟台警备区的指导下,山东省烟台市港航管理局组织行业内的10多个涉海单位,按照战时行动预案进行了一场支前保障演练,检验并提升跨海铁路轮渡的装载时效。据总部军交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主要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基本建设都考虑到了军事需求,预置了国防功能。部队利用高铁、民航、民船等进行战略投送和应急保障,也渐成常态。
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开始启动,前景无限。海洋开发领域的军民融合已经起步,军民融合式网络信息产业扎实推进。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十二五”规划》,一批“国字号”重点工程正在抓紧论证、立项,这些工程涉及多个战略性新兴领域。
“在习主席重要论述的引领下,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全方位、全要素、深层次、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