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由“失独重生”引发的思考(5)

【案例】由“失独重生”引发的思考(5)

【启示与思考】

4年前,60岁的盛海琳在失去独女后冒险选择了再生,并生下双胞胎女儿。在这段时间关于她的故事在网上流传的很广,此时,很多人会条件反射地把这个事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生育政策相串联,认为媒体已经在释放预热的信号。

传统观念里,“老来得子”是人生幸事,但对于一名六旬老太来说,却不啻于一次以生命为抵押的“豪赌”——大出血、全身疼痛、身体浮肿……“中国最高龄产妇”是生命的奇迹,但这项纪录的产生,置之于数百万失独家庭的大背景下,又像一张气氛压抑、情绪悲怆的幻灯片,无声诉说着失独家庭共同的凄怆。

中国家庭里,孩子的地位毋庸置疑,甚至是父母辛苦劳作的全部初衷。像盛海琳这样中年丧女的失独家庭,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缺乏去爱的对象,而进入生命的瑟秋。

随着失独家庭的问题凸显,也有不少地方开始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比如,陕西就从2012年10月1日起,对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夫妇、农村居民每人每月补助800元,城镇居民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虽说物质与金钱无法完全弥补失独之痛,但让失独家庭感受到制度温暖,必然有助于其重建对生活的信心。

而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是一项根本性的政策“利好”。这项人口政策的调整,不仅是计生政策的自我完善,将大大减少失独家庭的产生,也是对失独者的最好慰藉。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尽快落实这一政策,不让“高龄产妇”的纪录刷新,将是一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政治智慧。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