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城镇化目标: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
会议还提出,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管清友指出,会议首次提出了未来城镇化的三个“一亿”,而且重申新农村建设,说明城镇化不是只搞城市群建设,也要搞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易鹏看来,这表明未来城镇化中,常住人口城镇化增加人数基本要和户籍城镇化同步,未来更看重公共服务均等化。
而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此次会议提出的“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被视作与上述表述一脉相承。对此,易鹏指出,目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普遍偏低,自然潜力也较大,未来城镇化将主要靠中西部的城市群来作为主要吸纳阵地。
需加大问责力度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材料、非法添加色素和工业滑石粉、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流向餐桌……这一切都让民众感觉惶恐,以至于“谈食色变”。由于以往食品安全是由农业、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分段监管,弊端很多,各部门都在管,但有些具体事情发生时又都不愿管,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
2013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挂牌成立,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由食药监局一家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九龙治水”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改变。以江西为例,2013年8月29日,新组建的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挂牌成立,但各设区市新的食药监局还未重组到位。笔者以为,各地须加快新的食药监局重组步伐,早日实现各地区从食品生产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之本,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无疑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这也要求政府部门切实担负起监管职责。如何才能减少和杜绝各类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保卫民众舌尖上的安全?笔者以为,应加大对监管者的问责力度。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问责,不应局限于对食品质量问题的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或惩戒措施,而应该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机衔接,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的独立制度。要通过建立问责制度,形成对各级监管部门和监管者的问责压力,防止寻租行为,激励他们切实挑起食品安全监管的担子,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企业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规范,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不得掺假造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食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铲除这类害群之马,净化食品生产流通秩序,切实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