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自然成长既需要我们具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平和理性,也需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豁达,更需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静,做到“勿傲、勿暴、勿怠,宜和、宜静、宜庄”“本真、唯美、超然”“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
激励学生自己成长是圆普通高中优质之梦的切入点。首先,认识自己是自己成长的前提。古希腊人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裴神庙上。其次,自己成长既不能被替代,也不能重复,更不能复制。苏格拉底强调,“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太阳,教育应是能把学生内心太阳释放出来的努力”。再其次,自己成长需要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自由成长是圆普通高中优质之梦的关键点。学生的自由成长需要外在自由来保证。史学家钱穆在常州中学读书时,历史老师是常州籍史学大师吕思勉。有一次考历史时,钱穆下笔不能自收,考试结束时,4道题仅完成第一道。等到卷子发下来,他得了100分。吕思勉的评语竟然比他答题的文字还要多。
实现学生自觉成长是圆普通高中优质之梦的制高点。学生的自觉成长就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钱伟长报考清华大学,数理化3门得20分,英文为0分,但中文和历史均为100分,顺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当他听到“九一八事变”后,拍案而起,“我要转学物理,制造飞机大炮,振兴中国军力”。物理系主任吴有训被其打动,让其试读一年。钱伟长废寝忘食,克服了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考试超过了70分,从此迈进了自然科学的大门。
自觉走有别于趋同发展的多样发展之路
圆普通高中特色之梦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趋同发展,犹如温水煮青蛙,不知其灾;多样发展,犹如万类竞自由,不失其福。普通高中的发展也是如此。
构建“一方池塘”显特色。美国思想家梭罗认为“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荡漾着自由之波,涌动着创新之泉,游弋着快乐之鱼。只有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校园里,书声琅琅,笑声琅琅,歌声琅琅,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才能营造出良好氛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