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不买东西可耻”,拷问旅游“生态系统” (3)

【案例】“不买东西可耻”,拷问旅游“生态系统” (3)

可能有人会说,丽江、香格里拉等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去的人多,人多就管理难,就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参差不齐,更何况很多肇事者是“临时工、助手、新来的”等等。

又一个助手,又一个无证导游。看到这里,笔者真是哭笑不得。我们毫不怀疑有关部门对其身份调查的真实性。笔者想说的是,明明这种没有导游证的人是不能带团的,导游王光志怎么就“敢”而且“能”让刘俊杰去顶替自己?丽江森龙旅行社平时怎么管理导游的?旅行社背后的管理部门又去哪里了?

同样,面对频频发生的类似这样的事件,有关部门给出的解释,笔者再想问的是,“新来的不懂规矩”为什么就不能提前对其入职培训,连规矩都不懂的人就让其正式上岗?明明知道“临时工、助手”等没有上岗证,怎么就能堂而皇之的“以假乱真”?出事后有关部门频频给出这样的解释,怎能不让网民怀疑其“推卸责任、找借口”?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此多的疑问的背后,无不凸现监管的乏力。更深入一点,反映出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权力缺少敬畏,目无法律法纪,漠视消费者正当权益。

治乱必用重典。笔者想说的是,旅游乱象由来已久,全国不少旅游景点存在丽江、香格里拉这样的现象。以往管理部门说起来总是称“无法可依”,但是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既然有法可依,就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要重拳打在棉花上。希望管理部门在这样的事件发生后,“严肃处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从重从快、零容忍”等这样的表态发自内心,对肇事者的各种处罚要监督落到实处,不能应付了之;同时,也希望那些肇事单位和个人,“甘愿接受、紧急整改整顿、自查自纠、举一反三、绝不再犯”等这样的表态也是发自内心,落到实处。

因为只有这样,也唯有这样在紧抓这些典型的违法违规事件中,制度才能不断地得以健全,法律的威慑力、公正性、严肃性才能更好地得以体现,执法者和管理部门的责任心、对权力的敬畏之心才会进一步增强。

但愿游客“被伤害”事件尽可能少发生、不发生。

【启示与思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门旅行“纵情于山水之间”,越来越成为品质生活的象征。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去走走、看看,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丰富阅历,实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的无赖行径,却让旅客伤不起。近日,丽江某导游“不消费比卖淫更可耻”的恫吓加威胁,更是让旅客的探究之旅变成了“人在囧途”。

游客被导游骂的消息让人目不暇接,更让人摇头叹息。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因素,除了导游个人的修养、道德素质外,可能还有着其他一些不可忽视的社会因素。相关部门要管住这张骂人的嘴,更要管住让导游敢于骂“上帝”的那个心里的“鬼”。

说起来,大家都明白导游心里的“鬼”说的是什么。在现在的旅游经营模式下,导游根本不把固定补助看在眼里,而是通过带团购物、拿回扣生财。相应地,旅行社也乐于制定购物任务,少支付报酬,甚至不支付基本工资,鼓励导游“各显神通”,从游客身上榨取利益。但这样一来,部分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就日益滑向无底线的境地。导游骂游客甚至打游客的行径,就是这个行业混乱无序的一种表征。要想遏制旅游行业不正之风,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导游行业的管理制度。

新版《旅游法》明确规定不得强制抑或变相强制游客消费,导游必须持证上岗。在丽江这么一个旅游行业发达地区,为何还不能取缔强制消费,为何还有黑导游“无证驾驶”?如此乱象横生,当地旅游监管部门难逃其咎。因此,有关部门在对问题导游“严厉问责”的同时,是否也该闭门反省,为何丽江旅游“事故”不断?地方政府与其痛斥无良导游的卑劣行径,不如在景区管理狠下功夫,还旅客一个风清气正的旅游环境。

因此,只有旅游管理部门下定决心,去积极整顿旅游行业的不规范经营,消除导游心里的“鬼”,并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净化导游队伍,才有可能逐渐消除这一现象。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