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余菁: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激发国有企业内在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2)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决定》一共有16节,第一节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第一节的第二小节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目标之后用了6个紧紧围绕来统领各个领域的改革任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最明显的变化,十四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当时有一个帽子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现在把那个帽子去掉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帽子给摘了,从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变化意味着什么?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市场化这个方向。如果我们之前对发展市场经济还有一种保留的态度,或者多少有一些保留的态度,那么决定性作用提出来之后,大家这方面的顾虑可以消除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含义就是要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当然这里面有个约束,就是要积极稳妥,步子不能够太快,不能太冒进,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这些事情。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含义,应该是全面深化市场改革。

(二)市场化改革针对什么层面的问题

市场化改革到底针对什么层面的问题?在经济领域主要是三个实际问题:第一,理顺政府跟市场的关系;第二,理顺企业跟市场的关系;第三,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些年大家都感受到了,政府对于经济活动干预的力量,是有加强的趋势,而政府本身有些监管职能反而做的不到位。所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已经成为我们改革的重中之重,像牛鼻子一样,很多领域的改革讲来讲去还要先理顺政府跟市场的关系。这次报告提出,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限制政府对经济活动参与的随意性。政府退出之后,要靠市场化的力量来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就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体现在它对于政府承担职责的功能替代上。第二,市场化改革要理顺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从公有制的角度看,它觉得非公太灵活,跟它不平等;从非公经济的角度看,它觉得公有制占了很多体制的优势,对于非公经济是不公平的。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在市场上,应该平等竞争;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角色,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所有制,应该一视同仁。总体来说,就是让所有的企业都要自由竞争,尽量避免企业参与市场的过程中受到一些非市场力量或者凌驾在市场之上力量的影响。第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三)全面深化改革对国企的现实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具体到国有企业层面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我们再回顾一下刚才讲到的改革形势,工业化进程现在已经是中后期了,传统投资拉动型的高增长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过去粗放的、高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基本上是强弩之末,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压力非常大,中国的社会进步,要有新的发展动力,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渴望创新和创造的阶段。就是说用传统的思维解决不了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现实问题,很多新的产业活动要有很多新的思维。已经进入到这样一个时代,就是我们改革的形势和困局极度的呼唤创新和创造。国有企业制度的创新应该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要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释放出新的生产力,形成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我们讲的改革形势。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未来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社会经济结构会发生非常重要的变化,中国的国有经济部门是整个经济部门中重要的一块力量,它应该有能力去适应未来的巨大变化。未来30年国家需要什么样国有经济部门,改革就要去引导国有经济部门和企业朝这个方向发展,应该充分的借用市场化的手段发挥国有企业、国有经济部门现有体制或者资源的优势,然后去承担在产业层面的创新和创造的任务。国有企业的变革应朝三个方向发展。

第一,特别大的国有企业应该朝着更加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的方向发展。央企里头已经有很大一批企业走出去了,我们跟一些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央企业负责人聊,他说我成了500强的企业我特别痛苦,规模上去了,但是自身能力跟我顶的光环是非常不相称的,为了把规模做上去,企业资产负债率、内部质量,增长的可持续性都留下了很多隐患。我们还不具跟跨国公司站在一个队伍里的能力,国有企业跟政府关系有一套自己的规则,觉得政府应该帮助企业,或者跟政府沟通很容易。走出去之后发现,政府跟企业之间的关系跟国内完全不一样,跟我们理解的国内企业跟员工的关系也不是一个概念。国外强调企业所在社区的义务和责任观念,在国内基本上不用考虑这个,通过政府就可以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在国外都要求企业自己去处理这方面的关系。从国有企业已经很适应的制度空间移植到国外的制度空间,去重新树立自己的市场竞争,在一个更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挑战是非常大的。

第二,朝着更可持续增长的方向发展。这些年,国有企业规模上升得比较快,在央企里头比较明显,它有重组的压力,所以这些企业规模扩得很厉害。规模上去之后利润水平的可持续性,增长的能力和稳定性还能不能够做到,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考验。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提升增长的能力,这一块的考验也特别大。传统工业的增长模式存在资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这种约束让很多事情现在不能做了。过去不成问题的增长,现在变成很成问题的增长。要去寻找一些新的增长方法,在这方面考验也比较大。

第三,朝着更加有助于理顺政府、企业和市场关系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报告中强调的,就是未来的国有企业发展模式或者它的轨道应该在一种新的政府、企业、市场关系里,在这样的一个制度结构里,现在对于国有企业有利的一些东西,恐怕在将来会慢慢的丧失。一些资源的支持会越来越淡漠,要培养出自己新的有优势的能力。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就应该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去适应国际化,要更适应新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可持续增长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应该这么去理解,用一些创新创造的方法去做一些新的事情。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