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知默: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分析 (5)

谢知默: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分析 (5)

3.创新民族文化产业反贫增收机制探索

是否可以尝试在民族贫困地区直接以反贫增收为目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答案是肯定的。关键在于如何锁定目标后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的反贫增收。“贫困,更确切的说是久扶不脱贫问题,不仅仅是穷人自己的问题,维系贫困的‘贫困文化’极有可能是由外部发展力量和贫困人口共同建构的。这种‘贫困文化’是由少数民族本土和外部力量共同构筑的复合体,它以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为基础,既存在于贫困人口中,还被制度化地存在于贫困地区国家政策的整个运行机制中。而扶贫开发体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话语的实践者,正是由本土文化和外来发展力量共同建构、维系久扶不脱贫的‘贫困文化’的运作机制。”这充分说明机制创新在反贫困工作中的重要性。

下面以一个项目为例阐述这一实践活动机制:

在2012年组织实施黔组通【2012 ] 17号文件佚于选派干部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的通知》中,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日报社、省交通局、省国土资源厅等几家单位组成普安县工作队,实施“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以下简称“挂帮”工作)。经过周密的前期调研后,提出在普安县将龙吟镇打造成“中国苗族第一镇”的设想,即以挂帮工作为纽带,整合学术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促进省、州、县、镇、村五级联动,贵州省苗学会和地方苗学会组织苗学专家和社会贤达共同参与,形成协力实施打造“中国苗族第一镇”的系统工程。把龙吟镇建设成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 ,“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这一机制可以促成城乡面貌的改变、地区产业重新布局和优化、基础设施的升级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走上新台阶。目前,这一工作机制己经形成,并付诸实施,开始了规划制定和品牌打造构思工作,可以预想,这一工作机制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挂帮”工作中形成的新机制,也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同时也是反贫增收实践的新机制。

这一机制的创新之处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挂帮扶贫的任务目标集中在反贫增收,是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新的时代发展需要,第一次直接以文化产业扶贫的模式开展挂帮扶贫工作;依靠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扶贫的工作中,第一次从农业领域推及第三产业,依托民族文化产业实现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除了多部门多级联动以外,民间组织直接在其中担当重要使命,发挥了重要而积极作用,整合了各种资源,调动了民间的积极性;集中体现参与精神,有多方面的外援力量,也充分发挥“内源式发展”动力,“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强调地区自主权以使地区内资金和力量朝着有利于地区发展方向集聚起来,使贫困地区形成造血机制。”这在国际反贫模式中也具有代表性。集中,如果实行轮换制度,可能因为参与单位的改变导致队伍结构的改变,使机制缺乏稳定性,落实没有可持续性。

民族文化产业中具体产品的落点在市场化环境中容易造成“节点”聚集分布状态,分布范围广,但点状分布点附近普通村镇容易造成贫富差距拉大,民族文化面临被破坏甚至被歪曲的可能。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