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与国家治理

财政改革与国家治理

核心提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这种对财政的认识超出了原有的经济学框架,达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具有深远意义。

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传统上对财政的认识一般从经济视角出发,将财政仅仅视为一个经济问题,顺着这个逻辑,财政政策、财政手段也就只是被视为经济政策、经济杠杆,这种看法不全面。财政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和作用只是它的一个方面,而它在社会、政治领域发挥的作用则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古今中外历史来观察,财政从来都是属于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可以用“改进的木桶原理”来解释。一般说“木桶原理”,指的是一个木桶的功能取决于竖着的板子,即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竖板。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则不是众多竖板中的一块,而是木桶的“底板”,它决定的不是桶的容量,功能大小,而是这个桶能不能装水,功能是否失效。国家治理是一个严密的体系,由众多要素有机耦合而成,就像一个木桶由众多木板组合而成。如果财政出了问题,则整个国家治理就会失效,就像木桶的底出现了一个洞,整个木桶里的水会漏光;更严重的情况是,木桶的底板掉了,木桶的盛水功能彻底丧失。所以说,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财政是作为国家治理的“底板”发挥制度的基础性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财政改革的重要意义。

财政是耦合效率与公平的机制

改革过程中经常提到效率与公平这两个概念,过去我们把它们视为两个对立的东西,实际上是受到西方学科分类的影响。西方文化天然存在一种对立逻辑,文艺复兴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西方喊出“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就是人与自然对立的体现。西方的历史是扩张和侵略的历史,从西方传入的学术思维也是斗争哲学,将效率与公平作为对立面,其实就是走了极端。这种效率与公平非此即彼的认识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造成政策摇摆不定。

另一方面,以凯恩斯为代表,西方学者把财政学当成经济学的一部分,把财政当成宏观调控的手段,把财政政策视为一种工具,任凭施政者随取随用。这种过度的经济化、工具化,妨碍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的稳固性。西方国家财政工具化的另一个表现是:财政成为政治家拉选票的工具,各政党竞选时都要强调要给老百姓减税和增加福利,上台后为了再次当选,更是要“讨好”,注重眼前利益,年复一年,政府的债务就越积越多。一旦财政被过度工具化,被政治家操纵,财政这个基础就不会稳固。财政不健康,国家治理肯定不健康。这个道理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欧洲债务危机就是明证。

因此,财政改革的思维要向中国文化的传统思维回归,即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思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过去所讲的“效率优先”或“公平优先”的说法都过时了,效率与公平难以分开。如果社会不公平,贫富差距太大,普通人没有购买力,少数富人的消费能力总体是有限的,结果将是内需不足,导致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效率也就自然下降。可见,效率和公平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面。财政政策的制定需要有整体思维、系统思考,不能过度工具化,要把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起来,这正是财政要发挥的作用。财政就像一条扁担,一头挑着效率,一头挑着公平,如果两边不平衡,一头沉,社会就没法前进。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