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9公顷,比大多数国家人均耕地面积都要少,但比韩国(0.03)和日本(0.03)大得多,与英国(0.10)和意大利(0.11)差不多。从表中还看到,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印度还少,后者是0.13公顷/人,虽然我国国土面积是印度的3倍。这表明我国大部分国土是不适合耕种的。②但是,无论与哪个国家相比,我国每个农业劳动者平均耕种的农地是最少的,仅0.4公顷,相当于人均耕地面积与我国相仿的英国12.4公顷的3%,相当于人均耕地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日本2.5公顷的16%,韩国1.1公顷的36%。可见,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太少了。
再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看我国土地经营规模情况。我们仍然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从表1中看到,2010年,9个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者人均增加值平均是38347美元,4个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是3607美元,4个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是622美元。高收入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中高收入国家的10.63倍,是中低收入国家的61.65倍。由此可以看到,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巨大差别。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农业对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别来看。从表1中看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从最后一栏中看,农业对制造业劳动者人均增加值之比最高也只有73%。但是,发达国家的农业与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之差要小得多。9个发达国家的农业对制造业的人均增加值之比平均是48.2%,4个中高收入国家的相应数据是15.5%,4个中低收入国家只有2.9%。
农业劳动生产率由土地生产率和劳均耕地面积两个因素决定。发达国家的土地生产率均比发展中国家高,从表1中看到,9个高收入国家每公顷耕地谷物产量平均是5604公斤,4个中高收入国家是3734公斤,4个中低收入国家是3968公斤。但土地生产率差别并不是很大。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高收入国家农业劳动力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是中高收入国家的7.32倍,是中低收入国家的74.56倍。可见,农地经营规模大小是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农业劳动生产率又是决定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因此,发达国家城乡差距比发展中国家要小得多。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情况怎样呢?表1所列的17个国家资料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最低的之一,农业劳动力人均增加值只有545美元,与高收入国家的农业人均增加值38347美元相差70倍,与中高收入国家3607美元也相差6倍,甚至比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622美元还要低。从国别来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泰国、印尼都低,只是比印度略高,虽然我国人均GDP比印尼和印度高得多。可见,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之低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