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声:共产党员要少想个人

马振声:共产党员要少想个人

核心提示:廊坊市92岁的老党员、老干部马振声,和大多数耄耋老者一样,百病缠身,步履蹒跚,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但熟悉他的人都说他身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源于坚定的信仰。九轶高龄的他,常年患病,耳背眼花,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党的事业。他常说,党的事业必会成功,党员的使命无上光荣。在耳濡目染下,他全家人都入了党。这种力量来自严格的自律。离休前曾任原廊坊地委常委、政法委副书记的他,是很多人眼中的“大官”,但即便是他的妻子儿女,也没从他身上得到过半点好处。

廊坊市92岁的老党员、老干部马振声,和大多数耄耋老者一样,百病缠身,步履蹒跚,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但熟悉他的人都说他身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源于坚定的信仰。九轶高龄的他,常年患病,耳背眼花,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党的事业。他常说,党的事业必会成功,党员的使命无上光荣。在耳濡目染下,他全家人都入了党。

这种力量来自严格的自律。离休前曾任原廊坊地委常委、政法委副书记的他,是很多人眼中的“大官”,但即便是他的妻子儿女,也没从他身上得到过半点好处。

这种力量因为高尚的情怀。他以德治家,给儿女们立下家规:共产党员,要做全社会道德品质最高的人,对国忠,对亲孝,对友诚,以优良品格影响世道人心。

春节前夕,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倾听他的故事,受到教育和启迪。

虽然从岗位上离休了,但自己仍然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一辈子的工作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1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廊坊市胜利街安顺里8号楼西1门,还未进屋,就听到里面传出的朗朗读报声,一字一句,清晰响亮。

进屋一看,大女儿马秀格正在为马振声读报,老人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厚厚一沓当天出版的报纸——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廊坊日报、环球时报等。作为一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已经成为老人的习惯。由于眼睛患病后视力只有0.1,马振声只能用放大镜一字一字地看报纸标题,遇到重要内容,就让女儿读给自己听。

读完报,马秀格为老人戴上专用耳机,将电视调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这时正在播放《新闻直播间》节目。“爸爸耳朵背,所以特意买了能连接电视的助听器。”马秀格告诉记者,除了每天把几份报纸浏览一遍外,《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电视节目也是老人必看的,这么多年来,助听器已经用坏了4个。

“马老虽然九十多了,但学习起来,比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劲头都足。”和记者一同来看望老人的廊坊市委办公室副调研员李建英介绍,以前,市委每个月组织老干部进行理论政策培训,马老从不缺席。最近几年,老人因腿脚不好不便出门,但学习从未间断过。

在分管老干部工作的李建英眼中,马振声对自己的党员身份无比珍视。“遇到事,他首先会想,我是党员,就要做党员应该做的事。”李建英告诉记者,马老从领导岗位上离休后,连续很多年主动下县下乡,深入机关、学校、劳教所,义务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失足青少年做思想工作,为社会发挥余热。直到现在,每次市委组织捐款等公益活动,他都主动参与,次次不落。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从不向单位提任何要求,比如生病了要个车之类的事,从未有过。

“爸爸告诉我们,虽然从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是共产党员是终身职务,为人民服务是一辈子的工作,党员就得始终当先锋。”马秀格告诉记者,在马老的影响下,这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全部入了党,马老像要求自己一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孙。

“最近半年,爸爸最关心的事就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常在报纸、电视上寻找相关消息。”二女儿马秀珍告诉记者。

“作为老党员,您怎么看待这次活动?”记者凑到马老耳边,大声问道。

“群众是我们的根。离了群众,什么都不行。”马老耳朵背,说话条理却很清晰,“现在都说中国梦,党只有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向着一个目标前进,才能实现中国梦。”马老深信,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会更加密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以权谋私的领导干部,不配做共产党员

环顾马老的居所,面积不大,装修简朴。这是他上世纪90年代分到的房改房,一家人住了20年。仅凭居住条件,实在难以想象这位老人曾担任过原廊坊地委的高级干部。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