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缩减加速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破裂
QE缩减将加速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破裂,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期货市场交易的品种,其破裂的速度将更快。
QE缩减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有以下几条渠道,一是美元利率上升使得套利资金的成本增加,导致大宗商品市场上的“热钱”撤出;二是资金回流使得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受到影响,并间接地影响到大宗商品价格。三是美元的升值也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与美联储的几轮QE时间高度吻合。QE缩减已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扬,导致贷款利率上扬,使得投资于大宗商品市场的资金,特别是套利资金的成本上升,引发资金撤出大宗商品市场。
另外,在新兴经济体在前期货币宽松、经济高速发展时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随着货币大潮的退去也逐渐曝露出来。
高盛亚洲私人财富管理部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曾撰文指出,中国的结构性裂痕包括经济结构失衡(投资占GDP比重过高),人口红利消失,金融管制,环境污染和户口管制等。巴西的结构性裂痕是政府角色过重,对大宗商品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等。俄罗斯的结构性裂痕包括对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过度依赖,不利的人口结构,政府治理及法治不足等。印度的结构性裂痕表现为低效率的政治体制,落后的轻工制造业,财政和外贸双赤字等。
近日,新兴经济体国家出现大面积货币贬值,表明资金正加速从这些地区撤出。由于一些新兴经济体如巴西、俄罗斯、印尼都是重要的原料出口国,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贬值对大宗商品价格也是一个重大的利空因素。
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将带来一个问题,即在高位采购的原料将使得企业的资金实际利率上升,并引发通缩。在这个问题上,国内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有着非常深刻与惨痛的教训。2008年初,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曾出现过一轮暴涨,例如原油价格曾经高达147美元/桶,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到岸价格曾经涨到180美元/吨的水平。正是出于对后市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担心,国内许多企业在如此高的价位上大量进口并囤积原料,而随后发生的金融危机引发全社会的去库存与价格暴跌,并导致许多企业出现巨额亏损。
在本轮QE缩减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行的空间仍然十分大,对此企业要有充分的认识与足够的警惕。(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