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物价收入:实实在在的梦想
就业,是衡量一个经济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物价,是影响人民生活的大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
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了244万人,但就业总量仍然实现了持续增长。全国就业人员总数达到76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38240万人,增加113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比上年多增4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比上年末降低了0.04个百分点。
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失业率水平是低的。2013年美国失业率虽然在逐渐下降,但12月份失业率仍然高达6.7%,欧元区则一直维持在12%以上。部分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也较为严重,南非的失业率甚至超过20%。
2013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涨幅与上年持平,低于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的月度波动幅度也比较小,始终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除2、9、10月份受气候、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同比涨幅略高于3%,其余月份涨幅均在3%或以内,全年各月涨幅在2.0%~3.2%的狭窄区间内波动。
对此,谢鸿光分析指出,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使市场供求保持平衡。
统计公报显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提高——
一是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增长7.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增长8.1%。
二是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2013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0%,下降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等热点消费领域销售额均实现了20.0%以上的增长,汽车类销售增速也比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年末全国民用轿车保有量达7126万辆,增长19.0%,其中私人轿车达6410万辆,增长20.8%。
三是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2013年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785万人、3680万人、1192万人、887万人、968万人;按照农村扶贫标准计算,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650万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