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接地气的“新儿童守则”,值得推广

【案例】接地气的“新儿童守则”,值得推广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1

扬州首部个性化儿童守则出台提出性保护

“穿短裤和内衣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坏人的秘密需要告诉家人或老师,坏人可以欺骗”……2月17日,梅岭小学西区校发布了“新儿童守则”,给了孩子全新的遵守规范。

安全首位

性保护教育开先河

据悉,该守则分为四个关键词:安全生活、校园生活、学习活动、团队活动,其中“安全守则”放在第一位。

“我们把‘安全生活守则’放在第一课,就是为了强化孩子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引导孩子掌握最重要的自护、自救常识和本领。”梅岭西区校副校长刘志彪告诉记者,“坏人的秘密需要告诉家人或老师,坏人可以欺骗”“自己的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等条例,都是根据孩子可能会遇到的情况编写的,更接“地气”。“这些条文,孩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是孩子安全生活的护身符。”

“穿短裤和内衣的地方不许别人摸”,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将防性侵的具体条例放进校园守则,梅岭西区校在全市开了先河。

来自生活

首部个性化儿童守则

“记住上学时间,提前5分钟到学校”、“讨论时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没有必要生气”、“团队之间竞赛时是对手,竞赛之外是朋友”……刘志彪表示,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条例》相比,这份新守则大多选取了校园生活片段,从小事、平时事入手,指导孩子如何遵守校园规则、学习活动应该怎样自主学习。“这在全市,还是第一部个性化的儿童守则。”

“楼梯上,走廊上,勿追打,不嬉闹……”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梅岭小学还把这份守则,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幸福儿童三字歌”。“学校老师将用吟唱、咏唱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亲近这份守则,并记在脑海中。”刘志彪说。

家长点赞

通俗语言教是非观念

“平时看到儿童被性侵的新闻,我们害怕担忧的同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说,没想到学校已经将这方面问题委婉地列入了守则,用很通俗的语言,让孩子懂得拒绝和自我保护。”一年级家长杨女士说。

六年级家长任云晖认为,学校在守则中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观念,如“钱要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桌子抽屉不安全”,也是符合生活实际的。

“‘坏人可以欺骗’,这一条对于没有是非观念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六年级家长周进平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