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和笔

犁和笔

摘要:在随后两天的拍摄中,我们的拍摄重点并没有放在如何让他说得更好,而是让他和平常一样生活,一样种地,一样去赶集,然后我们就在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中和他聊天,问他问题,先前在电话交谈中变现的拘谨没有了,李师傅的口吃也不那么明显了。采访就自然而然很顺利,虽然他是个很有文学才华的人,但他说的每一句都平实普通,真实而不做作。

拍摄短篇幅的人物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很大程度取决于被拍摄对象的表现力,在拿到李振军老师傅这个人物的简介的时候,我曾一度认为一个会写文章的人一定是健谈、有表达欲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极强的人。但是,在我跟李师傅第一次通电话之后,我才发现之前实际与我想象的相差很远,李师傅并不是个健谈的人,甚至有很严重的口吃。这对于拍摄一个完全用主人公口述旁白的电视纪录片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所以在拍摄之前的几天里,我一直在琢磨如何与他顺畅地沟通。

第一次和李师傅见面是在他干活儿的工地上,这个农闲时就做瓦匠的农民很沉默,即便是周围的工友一个劲儿地跟我们夸李师傅文章写的如何好,在当地如何出名的时候,他也只是淡淡地一笑,始终没停下手中的瓦匠活儿。这一刻,我被这个人物感动了,他的这种淡定是他的本分,这或许真的是写作带给他的。趁着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去的时候,我们抓拍到了一组李师傅在夕阳下埋头干活的镜头,摄像师很有经验,捕捉到很多细节,粗燥的手,额头的汗珠,沾满了泥巴的解放鞋。这时,我突然明白了,其实不用语言,光是从画面中,你一定能看到一个白天种地干瓦匠活儿的农民,夜里回去还要坚持写作,那一定是真正的爱好写作,你也一定能看到,35年的坚持写作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

在随后两天的拍摄中,我们的拍摄重点并没有放在如何让他说得更好,而是让他和平常一样生活,一样种地,一样去赶集,然后我们就在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中和他聊天,问他问题,先前在电话交谈中变现的拘谨没有了,李师傅的口吃也不那么明显了。采访就自然而然很顺利,虽然他是个很有文学才华的人,但他说的每一句都平实普通,真实而不做作。

李师傅家门口有一条小河,他说他在夜里写作的时候,常常是伴着这哗啦啦的流水声,于是在后期编辑中,我在深夜写作那一段中,特意使用了环境声。农村的夜因为这种自然的声音而显得更加静谧,而在昏暗的灯下写作的身影、老旧的字典,长满老茧的手一笔一画地写字,这些镜头都传达出一个农民对写作的虔诚。

李师傅从写作中得到的乐趣不仅仅是在报纸上发表几篇文章,在拍摄过程,我们从左邻右舍中得知,乡亲们最喜欢李师傅写的小段子,经常把他写的小品和快板拿出来排练,所以我们趁着周日赶集的好时候,叫了十多个乡亲,让他们打几段李师傅写的快板,尽管没有事先准备快板儿,但是还有一个大姐很熟练地表演了一段儿李师傅的写的快板儿,乐得乡亲们前仰后合,李师傅在一旁也露出了最最开心的笑容。这种原生态的文化和它带给乡亲们的快乐是真实的,也是最打动人的地方。从这个场景中,我明白了,写作对于李师傅来说不仅仅是爱好,而是一种价值体现。

在拍摄的最后,李师傅跟我说,农村的生活真的很枯燥,但是阅读和写作让他接触到了一个不一样世界和生活,所以他觉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始终都是充实的,从最初把写作当梦想到现在把写作当爱好,这是一个普通农民在经历了梦想破灭之后依然能笑对生活的淡定和从容。

                                                                                             编导:鲜莉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