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关键在哪?(2)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关键在哪?(2)

摘要:根据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这个活动紧紧围绕着保持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深入开展。目前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非常有成效,第二批活动已经拉开序幕了,但是我们必须继续深刻扎实的总结第一批教育活动的经验和不足,让活动能够深入的进行下去。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和新一届中央领导也对当前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其中包含哪些要点?您认为哪些方面是重中之重呢?

戴焰军:我觉得当然从要求上,总体上会有各方面的要求,根本的可能还是这几个方面:

首先,要转变作风。从做工作的角度上,我们首先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对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群众工作对我们党的执政、对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的意义,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去做群众工作,在认识上要非常明确,作风本身就是世界观的一种外部表现,我们在作风方面,从主观愿望方面,我们首先得有一个好的愿望。

其次,方法的问题。有了一个好的愿望,愿意把群众工作做好,但是你这个方法是不是恰当,能不能适应当前群众工作新的要求,也直接关系到你这个工作的效果。有时候你会有很好的愿望,但是因为现实的变化,你的方法不恰当,做不到点子上,群众依然会不满意。比如现在满足群众的利益,现在群众的具体利益诉求跟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是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我们社会的发展中,比如现在现实中,拿农村来讲,大量拆迁问题、征地问题,这都是过去没有的,做工作要根据这些新的情况,根据群众新的要求,采取恰当的办法来把这个工作做好。

再次,制度层面。我们做工作最根本来讲,还是要制度化,首先要用制度来保证群众的利益。比如我们谈到群众的利益,首先这个利益要从制度层面来得到体现,因为制度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真正的保障。所以从我们工作的制度方面,比如我们各个政府部门跟群众打交道过程中,不是以个人主观愿望决定,说今天高兴了我就多做点,明天不高兴了我就少做点,今天高兴了就态度好一点,明天不高兴了就摆脸子,那是要有制度的,一旦制度化了,这个工作就常规化了。其实现在解决党群关系中,很多方面的问题我们最根本的就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常态化的制度。

所以从现实中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从我们当前面临的党群关系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来看,可能这几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为了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来做起、来改起,您认为哪些问题目前是比较棘手的?最需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

戴焰军:其实中央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解决“四风”问题作为转变作风的一个根本问题提出来,本身就是从目前的实际出发的。这“四风”的问题其实都是群众对我们作风层面非常不满意的问题,比如形式主义的东西、官僚主义的东西、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都是作为我们在现实中,有关部门以及有些干部脱离群众非常重要的一些原因,因为你要搞形式主义,在现实中肯定是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肯定群众是非常反感的。你搞官僚主义,就不关心群体,不关注群体的痛痒,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高高在上,摆出一副官架子,群众肯定是不满意的。至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会使得我们干部跟群众之间差距越拉越大。实际你说奢靡之风花的谁的钱?不就是老百姓的钱嘛,当然老百姓会有意见了,所以本身这些方面的问题就是当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可能我们有些干部对这些问题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严重性,比如说形式主义、比如享乐主义,可能有些就是摆摆形式,就是追求追求享乐,好象跟腐败不是一回事,也没装到自己包里面,跟贪污、跟腐败不是一回事,所以有的干部可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要抓住要害,实际就是让我们认清楚“四风”在工作中的危害性,认识到“四风”的本质,要在思想上对它高度的重视起来,来认真的解决好这些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网友们说“门难进、 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现在有没有切实得到解决?

戴焰军:这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实际我认为就是一种官僚主义,就是“衙门作风”,应该说在这次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有些地方针对这个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根据群众的要求,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在制度层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就目前来看,要说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我觉得还远不能这么说。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个,首先可能是我们有一些公务人员、有一些干部本身把自己的位置没有摆正,就是他们没有搞清楚我们手里拿的这个权力是应该做什么的,他把这个权力看成了一种跟群众讨价还价的一种资本,所以在用这种权力的时候位置就摆颠倒了。我们这个权力本来就是群众给我们的,这个权力没有其他的用处,只能用来给群众服务,因为服务于我们的权力。习近平总书记讲,权为民所赋,他赋予我们这个个权力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搞颠倒了就会缺乏工作中的自觉性。

再一个,制度层面,我们的确还有一些欠缺。比如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呢?一个,可能涉及到工作中的责任落实问题,我们这个工作的制度方面责任制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干部在这个问题中该落实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再一个,比如干部工作、公务员工作如何评价?谁来评价?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如果说一个公务人员这一年的工作到底应该怎么评判,你把这个评判交给群众,当然他就得注意了,因为群众通不过,他今年的工作评判就不合格,他也需要常规化的制度。就是怎么样去评判我们公务人员的工作,怎么样去落实公务人员工作的责任,而且把这个跟公务人员的晋升等等要真正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样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制度,再加上通过教育提高公务人员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逐步的解决,而这个本身可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说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尽管在一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一些解决,但是还远没有完全解决好。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