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爬坡过坎,新坐标在召唤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爬坡过坎,新坐标在召唤

摘要:齐建国认为,如果今年我国保持7.5%的GDP增速,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将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治理污染的关键不是能源消耗总量控制,而是清洁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利用。这是一种在动态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和办法。

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

直接向部门利益开刀

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不断推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显示出本届政府下定决心“自我革命”。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1/3。高培勇认为,减少专项转移支付这项改革直接向部门利益开刀,体现了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体现了改革发展取向,符合时代要求。

“‘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基层政府无法统筹使用,不能把钱用在‘刀刃上’办大事,影响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高培勇认为,专项转移支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专项转移在转移支付总量中的比重过大,违背了政策的初衷。

高培勇认为,“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1/3,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是一个很好的改革目标,但要防止在执行中出现走样,就是表面上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了,但实际上是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得以减少的,用表面的变化掩盖了实质的固化。“比如某部门管着五项专项转移支付,现在要减少,他们合并一下,就把原来的都保留下来了。因此,减项目和减规模一定要齐抓共管。”

(本报记者 贺 勇 吴撼地)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