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爬坡过坎,新坐标在召唤(6)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爬坡过坎,新坐标在召唤(6)

摘要:齐建国认为,如果今年我国保持7.5%的GDP增速,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将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治理污染的关键不是能源消耗总量控制,而是清洁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利用。这是一种在动态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和办法。

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理事长孟晓苏: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在政府加强对低收入甚至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的支持力度同时,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淡化以行政手段为主、一刀切式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也逐渐清晰。”孟晓苏认为,可以预见,今后楼市政策将会更加突出长效、稳定、注重实效的特点。

“我们曾忽视保障房建设,造成低收入者也只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房,他们不买房就得‘蜗居’,买房则变成‘房奴’。”孟晓苏说,在本届政府上任以来,特别是在去年10月政治局第十次学习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在过去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强调保障房开工、竣工数字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投融资机制和供给,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等,每一条都针对当前保障房建设管理遇到的核心问题,即资金来源、入住率和后续管理等。

孟晓苏认为,在我国,城市住房的30%左右作为保障房比较适宜。根据规划,我国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一个适宜的目标。

(本报记者 王 炜) 

能源消耗强度降低3.9%以上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

用硬措施夺回绿水蓝天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齐建国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让人倍感振奋:一是态度坚决、前所未有;二是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如提出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三是将改革与行政管理相结合,既强调短期措施的实施,也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

齐建国认为,如果今年我国保持7.5%的GDP增速,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将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治理污染的关键不是能源消耗总量控制,而是清洁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利用。这是一种在动态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和办法。

“措施的力度更大。”他认为,在节能减排方面,报告提出了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措施,如“提前1年完成淘汰落后钢铁、水泥产能等任务”,由原定的5年变为4年,时间表更为具体。

“提出了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治理为突破口,这是一种短期举措;提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这些则是长效机制建设。”齐建国认为,在向污染宣战方面,目前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做到了长短结合、主次分明。

(本报记者 潘少军)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