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微公益,学雷锋不再“三月来四月走”(3)

甘肃:微公益,学雷锋不再“三月来四月走”(3)

摘要:在西北师范大学,有这样一个叫做“‘爱·尚’微公益”的项目平台。这个项目有着1.2万余名大学生的参与,有着80余个子项目的运行,“举手之劳做公益”是大学生们对学雷锋活动的全新阐释。

微公益,学雷锋常态化的新载体

常嘉容是“拍卖愿望”团队的成员,这个来自城市的姑娘曾经对学雷锋的理解仅仅限于帮助孤寡老人、去农村支教这么简单。

加入“拍卖愿望”团队之后,常嘉容开始变得十分忙碌。每一期拍卖愿望的实施,都需要团队成员全身心地投入,“从收集愿望、填写愿望卡,到上网拍卖,每天不停地刷新拍卖信息,到最后货比三家为孩子们挑选礼物,我们过得非常充实。”忙碌的同时,常嘉容也收获了快乐,“虽然我们送出的只是很小的礼物,但是实现的却是一个孩子童年最纯真的愿望。”

付丽是“旧物回家”项目的负责人,她所在的团队将人人身边都有的旧物,通过巧妙地改造,变成了可以重新利用的生活用品。刚开始,他们只是在学校展示自己变废为宝的成果,慢慢地,一些大学生、社区居民也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最让付丽高兴的就是团队越来越壮大,她觉得:“微公益不是一个人做一件大事,而是许多人一起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继龄认为:“微公益是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载体。微公益鼓励和引导人们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强调普通人的参与和微小的贡献,并利用微博、微信等人们易于接受的平台,吸引更多人关爱弱势群体、关心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微公益项目很容易开展起来,而且微公益项目具有开放性和连带性的特点,促进了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生活化与常态化。”

与此同时,西北师大也在做微公益相关的研究,学校谋划着把微公益事业发展成为大学投身社会事业的“孵化园”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助推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全新模式。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