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依法治理

因势利导 依法治理

摘要:2013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视察时告诫全党:要打破与群众的“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工作。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网络舆情搜集分析工作不够重视,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相对滞后。

2013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视察时告诫全党:要打破与群众的“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工作。随着网络新技术、新应用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网民人数众多、网络覆盖面广,中国网络成为全球最群众化的网络。当前,全党上下正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联系并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也就是在网络阵地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对于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打破与广大网民沟通联系的“围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网络具有群众性等突出特性,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网络主体的群众性。我国是全球网络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全民用网,民意上网”成为当前网络发展的最主要特征。美国学者谢尔伊萨略《微博力》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近年来,随着我国3G、4G网络技术发展日趋成熟,高速无线上网信号铺满一、二线城市各个角落,WLAN热点覆盖更加普遍,中国社会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人民群众的“触网”程度不断加深。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78.5%,微博用户规模达3.31亿。人民群众利用网络开展的活动也日益频繁,活动形式日趋多样,包括发布网帖、撰写博客、开设微博、建立微信圈子、制作网络视频、开办网络自媒体、拍摄网络电影、自建网站等,以此发表言论、表达观点、反映诉求、开展监督乃至参与公共事务,在特定事件、特定时期中还利用网络发布观点、表达诉求、维护权益。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未来我们面临的网络发展局面将是“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快速增长”。随着国内手机等移动网络信息源不断增多,苹果平板电脑等网络信息介质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网络技术发展还将催生各种新兴网民群体、网络利益诉求群体,未来的网络发展必将使网络在人民群众中更加普及。网络主体的群众性成为我国网络发展的最主要特征。

(二)网络平台的交互性。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使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出来,讨论更广泛更深入,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开辟专题论坛使话题更加集中,便于舆论引导,便于信息收集。由于网络即时发布、碎片化传播、把关弱化的特性,以及博客、微博等的“自媒体”属性,使其在内容真实性方面无法与传统媒体比肩。网络成了舆论“放大器”,也成了是非“搅拌机”。但是,“网络推客”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刷新,可使网络努力呈现真实的事件与舆情。对于以海量化为突出特征的网络信息来讲,需要通过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实现对真相的逐步揭示和对真理的相对接近。网络的这一特性,既可能为谣言、流言和谎言等不实之词提供温床,也为真相的不断显露和真理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网络舆情信息要连续跟踪,避免失真或以偏概全。

(三)网络民意的复杂性。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和效率,使得网络民意成为“时代的强音”。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反映诉求、建言献策的群众日益增多,网络舆情成为网民反映观念看法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网络舆情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差性和网民群体的局部性,网络民意呈现出不可忽视的复杂性。《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以1000个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为对象开展研究,结果显示事件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由于“扭曲传播”现象存在,难免会使网络空间滋生乱象:水军“推手”操纵舆论,黑客病毒无孔不入,违法不良信息屡禁不止。近年来,许多被炒起来的网络舆论热点,不少是有组织、有目的、精心策划和精心导演的,其中一些具有明显的商业和政治背景,甚至出现利益集团以黑金操控网络言论、影响政府决策、进行恶性竞争的现象。网络舆情信息的偏差性,对鉴别与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同时应当注意到,我国网民总数中有77%是35岁的青少年,网络成为青少年沟通、交流、联系、聚集的主要平台,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民群体中另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中青年知识分子与都市白领阶层,他们工作、生活均离不开网络,熟练用网、善于用网。这两个群体是网民中的主要群体,是当前网络最活跃的主体,也是当前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青少年的网络言论十分生动新锐,但有时也比较偏激甚至极端。中青年知识分子与都市白领阶层的网络言论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较为深刻,但有时也难免说过头话。以之为主导的网络舆情形成一定的网络社会舆论场,但主要是反映了这一群体及其关联群体的意愿,具有一定的局部性,不宜简单地将网络舆情,尤其是一些负面和批评的声音,直接等同于社会整体的意见与情绪。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