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杨建龙:深化改革开放,开启中国经济新“黄金十年”(4)

我们在此只简单做这么一些探讨,下面我们回到我们刚才提出来的问题——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们勾勒了发展的主题和改革的主题,两个互为因果,这是我们今后十年发展的一个大的制度背景。现在我们确立了“黄金十年”的目标,但是脚底下所踩的当前形式又是各种各样的困境。除了现在已经能感受到的市场困境之外,还有悬在大家脑海中长期的问题,再次值得一提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快速老龄化。有人说这是结构性的问题,为什么结构性的问题每年都出现?而且全国大范围出现?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构问题,它是你的有效劳动力供应明显的回落背景,这只是一个开始,把这种境况往后再推三年、五年、十年,中国的经济结构能够面对这样的人口冲击吗?如果不能够面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就发生变化了,你做好准备了吗?

把这些问题真的想下去,有的时候你真的是很担心,你不担心是假的,像现在北京,我们要找一个象样的、好一点的保姆大概得多少钱?大家心里面都有数,这是现实问题。除了这个问题之外,类似的中长期的问题都很多,像我们以前讨论中等收入陷阱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放到一起,我现在就问你让你对“黄金十年”还有信心,你能把你的信心找到支点吗?到此我们就是在美好的期望和残酷的现实面前反复在徘徊,我们这个信心就在这个过程里面反复被建立起来,又被打消掉,我觉得这实际上是我们当前中国社会心态的一个简单的描绘。我们希望自己有信心,但是有的时候真的这个信心找不到依据。我们今天试图从四个话题中来寻找依据:第一是需求,第二是供给,第三是长期,第四个短期。

需求,我们一起从中国经济基本的需求力量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够给我们提供信心的基础。第二我们要从供给看看保障能力是否可信,当对中国经济的需求和供给有了基本判断,经济学不就是需求和供给吗?我们就自然而然可以得出结论,得出长期的结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黄金十年”,什么样的“黄金十年”?对于未来的增长有了信心,你自然而然会对短期的形式有了判断。从长期到短期有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大家都熟悉,比方说坐在一起我们要对2014年的整个工作做出一个计划,对2014年的采购价格作一个计划。现在首先需要对2014年的总数做出一个计划,2013年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大家看到的、经历的都是相同的,但是在同样的前提下,我们对2014年的判断却会大相径庭。有人认为2014年会不错,回升了,各方面向好了,有人认为2014年只是一个长期回落的开始。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