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拓展要素分析(2)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拓展要素分析(2)

既然制度保障和政策配置在协调和优化社会利益格局、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那么就应该充分发挥已有制度资源的作用并适时增加制度供给,提高党的执政成效和执政威信,使党的各项举措落实于制度化轨道上,实现社会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一样均等地享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的理想结局。从现代国家治理的逻辑来看,制度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稳定的、成熟的制度体系,而不是只满足于单纯的制度要素建设,以致要素之间相互矛盾和抵消内耗现象时有出现。也就是说,制度要件健全是保证党和政府在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实现自身执政价值和整个社会有序运转的一个必要前提。它主要包含中国共产党自身组织运行的相关制度和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政策法规两大类。另一方面,以制度来保障社会不同阶层权利、机会的事实公平,也从客观上摆脱了政治领导人不良偏好的干扰。对此,邓小平强调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7]146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主体的政治伦理合法性,由此产生执政行为将被广泛视为合理的和正当的,并为拓展社会基础奠定道义支撑。

四、先进与纯洁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内在要素

如果执政绩效的高效、意识形态的先进、制度保障的充分都取决执政党的勤勉与有效作为,那么决定这种执政风格必定是内含于党自身而区别其他党派的某种特质,即先进和纯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社会基础能否持续拓展的内在要素。先进性是我们党立命之本,纯洁性体现我们党的政治本色;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先进性则是纯洁性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在本质上有确定不移的共同价值指向。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党,才能拥有政治权威和政治向心力,才能把最广泛的人群动员和团结在自己周围,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一个执政党如果总是表现出执政步伐的迟滞、平庸或贪腐频发,必然就容易失去执政形象和政治感召力,削弱和消解政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这种因果关联对于今天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其警示非凡。

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所进行的成功革命实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曾经在人们心中凝结形成了对党的高度信任和对领袖的无限尊崇,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久远和淡化。和平年代权力地位的相对稳定致使执政党的自律动力明显不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尖锐地摆在执政当局的面前。假如执政党不能持续地保持先进与纯洁,其执政的资格和正当性将面临极大的质疑。换句话说,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这同时也意味着党执政的合法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失去了先进性和代表性而被人民群众所抛弃。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跟随它前进。”[8]

在我们问卷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当前党内的腐败现象严重,同时有四成的人认为党内腐败对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影响大。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防止因政党形象下挫而导致执政资源大量流失,就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努力摆脱执政政权“历史周期率”的宿命。在现代政党政治逻辑下,执政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履行执政使命,除了本身执掌公共权力的优势外,还需要的是社会民众的效忠感——这种认同很大程度上来自执政党自身优秀的政治品质和清廉的从政准则、理论和纲领的先进、组织架构的科学以及奋斗目标的远大等。因此,考察执政党的先进和纯洁的指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当然,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庞大的组织体系要保持先进和纯洁,会很直接地表现在党员个体的素质高低上,这反映中国共产党科学治理超大型组织的紧迫性和所需的政治智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9]9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严密的组织纪律和有效的制度规范来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执政伦理和从政操守,并据此发挥出强大的群集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和拓展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五、社会整合水平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能力要素

从社会学范畴来说,社会整合水平实际上指的是执政党化解社会冲突,调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并据此产生推动社会有序发展强大聚合力的一种能力体现。由于社会生活中个体利益诉求、价值诉求等存在着客观上的差异,建立一种协调各方的机制或价值观念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必然选择,这也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当下社会背景中必须面对的现实命题。“在政党政治中,执政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运用掌握的公共权力进行社会整合,通过动员、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资源和关系,使它们和谐相处,共同构成社会系统的有机部分,促进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良性、健康发展。”[10]所以,社会整合作为政党执政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政党树立权威、赢得民心的又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其执政社会基础进一步拓展不可缺少的能力要素。

在计划经济时代下,党对社会整合是呈现出高度政治一体化的状态,国家与社会不离不弃。这种相对集中的政治模式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发动社会,配给资源,集中精力做大事上是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的。但是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整个政权结构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国家和社会的分化。这个阶段社会整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好利益调适与价值认同。正如有的学者认为:“党在重组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社会结构中其他主体和角色的利益诉求,不仅容易窒息社会的活力,也很难引发其他主体的内在认同,从而政党权威的树立和其社会整合的展开就会大打折扣。”[11]因社会整合的缺失或低效抑制社会的成长而导致政党陷入信任危机,社会基础的巩固必然受到极大影响。如果说阶层的分化和差异增加社会整合的难度的话,那么族群融合则一直是执政党社会整合要面对的另一难题。中国共产党主导的现代国家要建构有机统一的社会,就必须重视不同族群在整个政治体系中的融合问题。平铺化的社会结构是无力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社会安排,即承担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因此,多元民族的整合对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至关重要。当然,不论是多元民族融合还是分化社会凝聚其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即充分尊重和理解对象的权益。不管如何,在一个超大型社会中,中国共产党要成功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整合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尤其在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的环境下难度不小。党在实现自身执政转型的同时,应该站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稳定的全局,不断提升社会整合的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重构利益格局,平抑社会不满,以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六、社会结构变迁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环境要素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拓展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当下社会结构变迁是党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环境要素或客观变量。对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研究离不开对现代变迁社会的分析和判断。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在社会民众中巩固权威,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现实,并通过相应制度供给来适应和满足裂变的社会阶层的发育和成长。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结构高度组织化和单一化。中国共产党在同质化社会结构中能迅速、高效地实现社会动员和社会聚合。有学者认为这种整合效率主要来自三个前提:“一是党组织体系的健全和战斗力的强大;二是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社会流动性的内在要求不是十分强烈;三是社会组织单位化,从而使得党的组织能够在控制所在单位组织的同时,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组织和控制。”[12]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是相对稳固的,对执政社会基础扩大和拓展的紧迫感不强、意愿不明显。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变革,打破了改革前社会结构的静态平衡。除了党组织的力量依然保持强大之外,原来提升党的整合效能的其余两个前提的作用日趋递减。市场化的趋势使社会呈现出高度流动性,同时单位体制承担的政治功能日渐式微,“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显然,在新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已失去原有社会组织体系给予的动员优势,这对整个国家政治权力运作方式产生较大影响,如何继续享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发生分化,形成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阶层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而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的新的社会阶层发展迅猛。阶层结构变迁对于形成合理的社会成员流动机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也有利于我国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但同时也给执政党巩固和扩大执政社会基础提出了挑战。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不一,难以实现均等化的分配格局,阶层落差不可避免。在社会结构异质化、分层化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当把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代表他们的利益,反映并满足他们利益要求,才能确保社会基础的巩固和执政目标的达成。因为一个现代化的政治系统的稳定主要取决于执政党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视其民众支持的规模与程度。需要指出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催生了另一事实,即社会组织的日益蓬勃壮大,它们在某些领域挤占了政党的一部分空间,替代了政党一部分功能,已然形成对党执政的冲击和挑战。只有变革和创新传统治理模式,借力社会组织,使其成为联系政党和民众的沟通渠道,才能有效整合分化了的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杜艳华.论影响政党执政绩效的几个关键要素[J].学习与探索,2005(4):9.

[2]S·M·李普塞特.政治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9-60.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9.

[5]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8.

[6]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02.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4.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10]王炳林,阚和庆,王春玺.全球化视野下党的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5.

[11]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4.

[12]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24.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