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发展历程(3)

摘要: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我们始终纠结着一系列的复杂关系:与苏联的关系、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与外部热战和冷战环境的关系等,从中可以感受到,我们党要独立自主地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是多么不容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所赖以成功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取得的成就归根到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35年来的成就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大大超过了同期世界经济2.8%的增速。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很赞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他们的经济发展很快,曾经有过经济起飞的时期,而现在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持续的时间和速度都远远超过了他们。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只有3645亿元,到2012年达到518942亿元。再来看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置,1978年是第10位,到2005年超过法国成为第5位,2006年超过英国成为第4位,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第3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位。我们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此外,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走出了曾经令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棘手的物资短缺问题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都亲身感受到,我们的商品遍天下,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地方都能找到“中国制造”。当然了,我们也要看到,现在我们的假冒伪劣产品恐怕也是遍天下。可是无论如何,这种变化都说明,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把它当做根本任务。同时,经过改革开放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能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当然,老百姓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这些问题应该说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同的人对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不同的解读,进而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会提出不同的思路。就拿社会治安来说,有人说,现在发生的各种案件稀奇古怪、闻所未闻,而且数量之大,令人嗔目。20世纪50、60年代,社会治安有这些问题吗?诚然,当时的案件确实没有现在这么多。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们过去之所以把治安管理得还算不错,主要因为那个时代户口、粮票、介绍信三大要件的并存。改革开放之后,这三样东西不可能广泛而普遍地存在了。户口肯定要调整,当然北京户口是不能随便放开的,但是总体上户口要改革,其他两样东西,哪儿还会要这些个东西。可见,现在大量案件的发生是由于人口流动而形成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稳定社会治安,就不能简单地回过头去,走老路,也不能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就要考虑用更新的办法,比如使用现代化的手段,让摄像头多多发挥作用。联系到我国当前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解读不准确、不科学,就容易导致走回头路的结果。这尤其需要我们警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创的辉煌局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深入植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

(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自信

十七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三个认同,即不断增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到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无论是认同还是自信,都是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进一步强调,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异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和回答旗帜与道路问题呢?因为这个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那么,为什么我们有些同志总是会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这里有一个思维模式的问题,评判标准的问题。当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一个标准放在那里,就是过去我们从书上知道的,乃至从经典著作当中找到的,或者是过去文件上有的,由此拿今天的现实来与过去的标准一对照,发现这个里面有差别,因此就产生了怀疑。那么,这样的思维模式,其毛病在哪里呢?在于到底是从实践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是用书本上的认识来框实践,还是根据实践来发展本本?因此,我国改革开放是从破除“两个凡是”开始的,是从提出和确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的。后来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无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马克思主义,都要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就是“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如果简单地用书本上的标准来衡量,当然就会产生问题。比如,市场经济能与社会主义融合吗?马克思从来没有这么说过,就是西方经济学家也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两回事情,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但是现实是,我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了,我们现在的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实践来检验我们改革开放的得失。这里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检验改革开放的成效,除了拿到实际当中检验,还要有价值标准。因为实践往往市由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么,怎么来判断这个实践是好还是坏呢?因此除了真理标准之外,还有一个价值标准。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就是一个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现在我们党还提出了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这在十八大报告里面已经列入到核心价值观被提了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说,真理标准加上价值标准,才能够更加深入的检验我们改革的实际成效。

第二,考察检验改革开放成效的时候,还需要一个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就是说,检验这么大的一场社会变革,不能仅仅看个别人的感受,个别人的变化,少部分人的感受,少部分人的变化,而要从整体上、全局上看它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当然,对于少部分人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要帮助他解决问题,但是当我们做出一个重大判断的时候,即改革开放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要从整体、全局看,把现在的社会与30年前的社会,或者更早以前的社会加以比较,辩证地、历史地把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民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支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