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世祥:好人领导毕世祥(2)

毕世祥:好人领导毕世祥(2)

摘要:毕世祥,藏族,中共党员,1960年6月出生于丹巴县,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政史系,1982年7月至1997年9月,曾任甘孜州直属团委书记、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团委书记、中共康定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康定县委常委、中共甘孜县委副书记等职务。

 下基层一年行8万公里

他用了仅仅两个月就跑遍了全甘孜州所有18个县、325个乡镇、15.3万平方公里。

年均深入农牧区基层时间达5个月以上,行程8万公里……在同事眼中,毕世祥一直是一位非常“能跑”的领导。

地处川西北的甘孜州,因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州内大部分地域海拔高度超过三四千米,最高处超过5000米,自然环境恶劣状况绝不逊于藏北高原,很多山路崎岖、险峻、坑洼不平,大多没有护栏的山路旁就是让人眼晕的万丈深渊。在这样的雪域高原“跑基层”,对所有人的精神、肉体都是一种挑战,就是坐着车走马观花地跑一遍,至少也需二十天左右的时间。

甘孜州最西北方的石渠县,紧邻西藏,距离州府康定近700公里。石渠县城的海拔高度超过4300米,每次前往当地,要途经几座海拔高度近5000米的冰峰高山,道路奇险,车速很难超过三五十公里。从康定到石渠要从早晨5点出发,走上整整一天。在石渠县成为他工作联系点的3年多时间里,他每年都去好几趟,蹲点两个月以上,足迹遍布全县24个乡镇。

2010年“4·14”玉树地震,为及时了解情况,毕世祥第一时间抵达石渠县真达乡访贫问苦,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一年中总共17次奔赴石渠灾区蹲点指导,创造了一项纪录,被群众称赞为“拼命工作的好官”。

毕世祥在甘孜州副州长任上的一段工作日志记录了他的繁忙:2008年4月23日至29日,到得荣、乡城、稻城、理塘、雅江等县,现场调研一批重点项目和工程;5月1日至5日,在康定值班处理日常工作;5月6日,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5月12日至16日,在乡城、得荣县参加全州水利工作现场会;5月19日至21日,在九龙县乌拉溪乡、乃渠乡调研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5月27日至28日,率州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深入泸定县实地察看工作;6月3日至13日,率工作组在道孚、炉霍、色达、甘孜、石渠、德格、白玉、新龙8县调研。

他用了仅仅两个月就跑遍了全甘孜州所有18个县、325个乡镇、15.3万平方公里,而这个面积和整个山东省的面积差不多,并且州内各县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许多自然村还没通公路。

他经常说,不到基层去,想法就没有底气。其实,毕世祥在因公殉职之前,就曾遭遇过两次车祸,并留下了后遗症,一到高海拔地区便头疼得彻夜难眠,长期要靠镇痛药、安眠药才能勉强睡眠。

在毕世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甘孜州地图,上面画满了小红旗。工作人员解释,2012年,甘孜州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毕世祥计划用3年时间,把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广泛送到甘孜州全州乡村。“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画上一面小红旗。”截至2013年底,州县送文艺下乡场次已达1400多场,覆盖200多个乡镇。

就在毕世祥出事的前一天,他还在成都出差。接到下基层开展群众路线的工作任务后,他立刻从成都赶回康定,又在次日早7点,不顾漫天大雪,准时出发去往407公里外的新龙县。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能回来……

  亲切和善的“大官”同学

“在中学时代,他就是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是个帅哥,是个完美的人。”

55岁的泽旺拉姆是毕世祥初中和高中的同班同学,同窗六年。他回忆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城乡差别还很大,有的丹巴县城里的孩子对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总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优越感,看不起人。毕世祥是丹巴县城干部子弟,却从来都对同学一视同仁,对谁都很尊重。他还总是帮助来自农村的孩子,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毕世祥的另一个中学同学扎西拉姆对此同样印象深刻。

1978年,泽旺拉姆、毕世祥高中毕业,之后各奔东西,一别二十年。直到1999年,他们才在甘孜州州府所在地的康定偶然相遇。

“你是泽旺拉姆吗?”康定街头,毕世祥向正在跑长途客运的泽旺拉姆主动打招呼。

“你是毕……”二十年后能在另一座城市遇到老同学,泽旺拉姆既惊且喜,毕世祥脸上的表情则依然如当年一样亲切和善。

他们互留电话,然后就有了他们和曾经的那帮中学同学之间的经常来往、聚会。在同学聚会中,泽旺拉姆才知道,毕世祥此时已是州旅游局局长,这在当地人的印象中已经是“大官”了。

同学相逢后的那些年中,毕世祥“官”越做越大,对曾经那些同学的态度却丝毫未变,一样的一视同仁,一样的真诚无邪,一样的热情感人。

在那次同学相逢几年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泽旺拉姆印象最深也最为感动。事情同样发生在州政府所在地的康定,一个来自农村的中学同学斯旦巴到州里看病,被毕世祥偶然碰到。“你是斯旦巴吗?”还是“大官”毕世祥主动打招呼,主动伸出了热情的手。

早已变得苍老难认的斯旦巴此时衣服破旧,经济上并不宽裕。毕世祥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衣服、裤子脱下,直接给斯旦巴换上,又出钱出力、忙前忙后,带斯旦巴看病,做了很多的事……

虽是“大官”,工作繁忙,时间很紧,但逢年过节的同学聚会,他都是能参加必参加,实在参加不了,也要打来电话问候,或给每人发短信祝贺。有的同学手机里至今还留着他发来的短信。

但即便毕世祥手中有些权力,在同学聚会时他却从未用公款签过一次单,需要出钱时,从来都是自掏腰包。“他是个公私分明的人。”同学们都这么认为。

“他的手机号码我们永远不会删。我们会永远记住他。”泽旺拉姆和扎西拉姆满眼泪水地说,“在中学时代,他就是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是个帅哥,是个完美的人。”

  律己宽人的康巴汉子

“他对外人好得很,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但家里没有一个人因为他是领导而受到照顾。”

毕世祥1960年6月出生于丹巴县一个并不显赫也不富裕的普通干部家庭,或许是纯的山、纯的水和厚重的嘉绒文化,让他从小就造就了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为人低调的品质。并且,因父母宽厚之爱和严格的家庭教育,让他懂得如何以朴实、友善、关爱、包容、不索取的态度对待他人。

毕世祥的父亲毕德鑫是四川雅安市人,自部队转业后,先供职于州财政局,后调至丹巴县财政局工作直至退休,2010年去世。母亲杨马初则是土生土长的丹巴嘉绒藏族,1985年从丹巴县财政局退休,现年已79岁高龄。

尽管父母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可在那个年代,家庭条件却并不宽裕。父母对年少的毕世祥要求十分严格,不仅鼓励他认真读书,而且教育他勤俭节约、诚实做人。

毕世祥遭遇不测后的很多天,人们都不忍心将这噩耗告诉他的母亲,大家担心已年近八旬且重病缠身的她承受不住这个巨大打击。直到毕世祥骨灰下葬那天,州委领导才在万般无奈中将这不幸的消息告诉了老人,而老人当时表现出的坚强、豁达和深明大义却让所有人震惊。

“世祥不应该走啊,他应该活着再多为党和人民群众做更多的事情。我老了,没有用了,我愿意用我的命去换回世祥的命……”老人说完这段话,又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驾驶员是好人,组织上要关心他”;第二句是:“世祥坐的汽车报废了,国家财产可惜了”;第三句是:“大家今后出门,不要太早,一定要注意安全”。白发老人送走黑发人,却只把最大的悲伤留在了心里,从那之后,老人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