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慎终追远”与中国传统文化

贵州:“慎终追远”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虽然我们经历了近百年的现代化洗礼,但我相信由人类自然本性所产生的道德礼法,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有任何减损。因此,通过恢复传统节日,使人们恢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道德加以提倡,人们自然会恢复传统道德的实践,最终达到国泰民安,化民成俗的作用。

历朝历代,对清明节都非常重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我们中华民族意义重大的慎终追远文化。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就是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道德就会趋向敦厚了。朱熹认为,人们容易忽略身边的父母,忘记自己的祖先,如果能够对父母尽孝,诚心祭祀祖先,那么自己的道德就淳厚,推广到社会也是如此。钱穆论此为“孔门以教孝道达人类之仁心”。葬祭之礼,乃孝道之最后表现。对死者能尽我之真情,在死者似无实利可得,在生者亦无酬报可期,其事超于功利计较之外,乃更见其情意之真。明知其人已死,而不忍以死人待之,此即孟子所谓“不忍之心”。于死者尚所不忍,其于生人可知。李泽厚则认为,追怀死者的丧葬礼仪,都具有此种情感兼理知的重要功能。这即是最早的社会意识、人性心理、情感行为。孔子及其弟子承续这一历史遗俗的强大传统而加以理论化和理性化,把它转向内心,形成“仁——礼”结构。外在为“礼”(人文),内在为“仁”(人性),以此为人道之本。“慎终”、“追远”都是首先要求上层和国君去做,而“民德归厚”则说明中国大、小传统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由于上行下效,渗透交融,鸿沟不大,这也是中国传统一大特色。

在《论语》中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直译为:孝悌这种美德,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于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于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养成德,所指极深极广。由其最先之心言,则是人与人间之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实为人性所固有。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悌,故培养仁心当自孝悌始。孝悌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通行于人群之大道。人群相处之道,从家庭开始,推而广之,则亦是有道德的社会国家。

由孝悌可推广达至治国之道,《尚书》说“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其中的“五典”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五伦、五品、五常。《左传》文公十八年传解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孟子滕文公上》篇则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上面两种解释文字虽然有差异,但所指的内容却并无根本的改变,都是指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关系。

从慎终追远的角度,我们只能看出父母孝道的关系。但事实上,儒家的仁道,就孕育在孝悌之中,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也是最为普遍的社会情感。只有在家庭伦理这个维度出发,推而广之,由家庭推到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就能发现兄弟之情可以推己及人为朋友,父母之情可以推己及人为君臣,如此社会国家的道德风俗自然能够淳厚和美。因此,《大学》中才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次第,从个体道德修养出发,在家才能做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在此基础上再推之国家,就能够“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再推广到天下,自然风俗淳厚。

虽然我们经历了近百年的现代化洗礼,但我相信由人类自然本性所产生的道德礼法,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有任何减损。因此,通过恢复传统节日,使人们恢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道德加以提倡,人们自然会恢复传统道德的实践,最终达到国泰民安,化民成俗的作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