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我想就第一个方面,关于落实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地位问题。我们可以先回忆一下就是,各个时期中央对北京城市地位的一些要求,咱们先不说这一次他提什么了,其实他这次提的一些内容也是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他不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大家现在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科学,咱们现在说四个中心,三个中心的影子都有了。它多了一个是现代化工业基地,这段时间我们在准备汇报的过程当中,我们特意把北京的建国以来整个城市决策的规划,我们把这些东西都调出来,还真好好梳理一下,当时提出这么一个定位,但是在现代化工业基地这个定位上,从提出一开始就有争议。所以当时毛泽东主席就提到一个,说北京要尽快成为一个消费型城市,向生产型城市转变。中央书记处关于首都建设方针提了四项指示,要求北京成为全国全世界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城市,也是世界上比较好的城市;全国文化技术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第一流城市,并且在世界上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经济上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方便、安定。所以从这里面可以看出,从那会儿提出对北京的秩序问题、环境问题、文化的底蕴问题、品质问题。完了就是再接下来咱们规划就开始成体系了,连续有几次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83年7月份批过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方案里面提出,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两个中心的概念是在这次规划里明确提出来了。到9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90到10年这一版的规划里面,还是提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著名的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年8月份,习近平同志视察北京,他提的是,要求北京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发展定位,然后按照建设中国特色城市的目标,着力打造五个之都。直到这一次视察,他提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强调要把五个之都融入到四个中心当中去,要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所以现在我觉得这四个中心,里面最核心的首先是围绕首都,就是我要服务首都、保障首都,应该更多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高级交往中心,当时科技中心这个中心最后提出,因为在汇报的时候,其实咱们北京已经汇报过这四个中心了,总书记在讲话里这么说的,说你们提出这四个中心我看可行,这么说的。
第二就是要把握好四个服务的职责,这跟首都性质是紧密联系的,首都性质具体到什么?具体到就是四个服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