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近年来,我市群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开展“三级视频接访”打造人民满意信访;社会治安综合网格化管理开创基层管理新模式,社会治理集成创新“六零六好”经验织牢社会治理网底等等,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积极肯定,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为实现广大群众利益诉求、推动社会和谐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形势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群众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和群众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当前世情、国情、民情带来的新变化,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1)总结经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我们学习的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来看,都是在处置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矛盾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事件。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从这些案列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确保党的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不稳定因素,保障重大事项的顺利实施和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各种思想和利益的多元化,各类社会矛盾相互叠加,因涉法涉诉、企业改制、水库移民、征地拆迁、交通事故、矿群矛盾、医患纠纷、就业压力等等因素引发的问题时有发生,社会管理难度增大。从党和政府方面看,我们的政策、手段、方式还不够完备,不能完全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容易引发社会贫困群体的对立情绪;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财力的制约,导致不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群众的要求和政府能提供的服务还有明显差距,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对群众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树立党员和领导干部新形象。
(2)牢记宗旨,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和新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的各种诉求越来越高,群众工作面临新情况、新任务。在民生上,群众希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种民生热点问题。在民意上,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明显增强,政治诉求在群众诉求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民情上,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希望干部能解决现实利益问题,也希望自己的感情、情绪能够得到尊重、理解和沟通。另一方面,从党和政府的角度来看,我党面临的执政能力风险加大,当前,一些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手段落后、形式单一,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老措施不管用、新手段不会用,存在“粗、浅、哄、卡、压”等现象,不能适应群众思想多元化、宣传手段多样化的需要,群众工作缺乏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有的不敢与群众正面接触,对群众能躲就躲、能避就避、能拖就拖;有的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缺乏洞察民意的敏锐性和处置事件的果断性、科学性;有的干部“新官不理旧帐”,对前任有关的遗留问题不理不睬,造成一些群众内部矛盾日积月累,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伤害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有时还会激化干群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考察时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要见物见人,既围绕结局群众实际问题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又围绕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制定方案、采取措施。”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我们要牢记宗旨意识,按照总书记要求,从解决作风问题和群众问题两方面来落实好教育实践活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