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4)

核心提示:住房改革不能陷入两个误区:一是人人有住房。我们要实现的应该是人人有房住;二是所有的住房问题都能在市场中解决。房子是一种太特殊的生活必需品,政府必须承担为低收入、困难家庭提供住房的任务。现在我们要两面作战,一面要进一步控制大城市房地产价格还在上涨的问题,一面要防止三四线城市楼盘崩盘,因为那也会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严重的影响。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除了总结五方面的经验之外,《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提到了我们存在的问题。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讲了七方面的问题。第一,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第二,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第三,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第四,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第五,就业结构性矛盾较大。第六,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养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迁、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较多,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第七,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职人员中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

我给大家来分析其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虽然现在有一些缓慢复苏的迹象,但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根本矛盾并没有解决。所以,世界经济的复苏是非常脆弱乏力的。我们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问题还比较严重。2014年世界经济会是什么样的?2013年世界贸易只增加了2.3%,2014年世界贸易的状况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大概只有3%,2014年的增长速度会有所加快,但到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国际机构预测世界经济增长都在4%以下。所以,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仍然是十分严峻复杂的。我们面对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环境对我们并不是十分有利。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一个减速时期。减速是正常的。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减的快了点。近两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虽然保持了7.7%的较高水平,但是相比几年前的9%-10%的速度来说,出现了较大的降幅,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冲击影响较大,经济增长企稳状态巩固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虽然2013年和2012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7.7%。但我们分析一些具体的数字会发现问题所在。

2013年反映实体经济增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速度为9.7%,比2012年降低了0.3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9.6%,比2012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实体经济状况的制造业投资增长18.5%,比2012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增速(22.4%)虽然快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15.6%),但是与上年相比,还是下降了2.4个百分点。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分别比上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从社会消费来看,201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1.5%,比2012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从投资、消费和外需对于GDP增长的贡献来看,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50%,较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净出口的贡献率继续下降到-4.4%,而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上升至54.4%,比上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趋于平稳的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下降,二者变化趋势的持续背离,显示出实体经济增长的困难状态,以及工业部门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个问题,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财政方面存在的隐患。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1%,2013年GDP增长率与上年持平,但是财政收入增速比上年减慢了2.7个百分点。财政方面最严重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性的债务问题。根据国家审计署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万亿元(直接债务);其中,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9万亿元(其中乡镇债务3070亿);如果计算“或有债务”,广义的地方债务规模为17.8万亿元。从整体情况看,政府的直接债务占GDP比重大约为37.7%;如果算上“或有债务”,我国政府负债总额约30.27万亿元,广义负债率约55.2%。当然,这种债务规模还在可控范围内。部分地方的政府债务今明两年到期率较高,也就是借的短期债,却拿去干长期的事去了。这是我们现在财政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

金融方面存在的问题。到2013年年底,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110.65万亿元,M2与GDP(56万亿)之比已经超过190%。同时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已达到17.2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了9.7%。但是大多数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依然感到资金紧张、融资困难。还有存在影子银行问题。影子银行的好处是可以为那些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帮助。而且由于影子银行的利率是市场形成的,影子银行可以给出一个比较客观地利率水平。但影子银行在金融机构监管之外运行,具有很大的风险。现在又出现了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如何进行监管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房地产方面的问题。房地产市场虽然出现了好的趋势,但全国房地产价格还处于上升势态。到今年2月份,房地产价格已经连续14个月上涨。70个大中城市里,除了温州之外的城市房价都在上涨。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来我们只是面对价格上涨的问题,现在还要面对三四线城市出现的价格下跌问题。于是,我们要两面作战了,一方面要进一步控制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还在上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三四线城市楼盘崩盘,因为那也会给我们带来很严重的影响。

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不振,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强,国内需求也在减弱。因此,我们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普遍地过剩,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统计显示,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钢铁、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第三个问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近些年来,我们不仅大量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大豆),现在玉米、稻谷、棉花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进口量也在增加。以前我们进口小麦,出口水稻,这是品种的调剂。但是现在不仅进口小麦,也开始进口水稻。原来我们进口大豆、出口玉米,现在连玉米也开始进口了。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农业竞争力下降。用工的成本在提高,土地使用的成本在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在上涨,这都造成我们农业继续生产的困难。

农民增收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问题。

我们说到居民收入,首先想到的是一个月工资是多少,这叫做工资性收入、日常收入。居民收入除了工资收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财产性收入,如收到的房租、存款利息、债券分红,股票分红等。城市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财产性收入,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就有困难。要想有财产性收入,首先得有财产。在城里,有房子、汽车,手里有点股票、国债,银行里存点钱,这都是能产生财产性收入的财产。农民的财产主要是他的地。我国的土地制度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农民作为集体的成员来占有土地。农村的土地分为四类:农业生产用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未开发的地。那么,农业用地是不能动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是农民通过他作为集体成员的身份来占有这些土地,是他的财产。怎样使农民的财产变成能够取得财产性收入的财产,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决定》还提出,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这些政策的落实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认真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第四个问题,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我国环境污染状况总体呈现污染源多样化、污染范围扩大化、污染影响持久化特征。这是我们面临的严峻局面。特别是雾霾天气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拖长,引起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按照PM2.5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新标准,全国有6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能达标。我国水体污染依然突出。在62个国控重点湖泊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湖泊比例分别为61.3%、27.4%和11.3%。我国还存在土壤污染日益凸显的问题。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耕地面积受重金属污染的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严重污染的超过10%。

怎么认识这些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要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担当,毫不懈怠,扎实有效解决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厚望。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