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要在基层弘扬“五四精神”

青年干部要在基层弘扬“五四精神”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每当提起青年,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清末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青年者,国家之希望,青年路,国家富强之途径。95年前的五月四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了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五四”运动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不断沉沦颓废的发展态势,掀起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时代大潮。有志青年以匡扶天下为己任,用觉悟和激情、知识和热血,救民族于危亡,铸就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核的五四精神,书写了以振兴中华为主旨的“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五四精神”是爱国精神,是激励无数青年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鼓励年轻人挥洒热血、牢记使命,用年轻的臂膀担起社会重任,是中华民族永不蜕变的无时代的精神堡垒。作为青年干部更应该牢记使命、扎根基层,在基层弘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生价值而不懈奋斗。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爱国”是永恒的主题。爱国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情感,却并不都表现为辉煌而壮烈的行动。基层青年干部一是要有服务群众的意识。群众是水干部是鱼,必然要求干部要在思想上关心群众,感情上关怀群众,行动上关爱群众,真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要提高办事效率。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及时推出便民措施,完善服务内容,简化办事程序,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三是要做好各种宣传引导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源于基层干部的正面宣传,要教育群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煽动事非,不做过激之事,不超越法律底线进行诉求。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步”是时代的要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知识像海浪一样,一浪超过一浪,呈爆炸式增长。加强学习追求“进步”是生存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活在当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则亡。党员是旗帜,干部是标杆。基层青年干部更应该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不断加强学习,发扬学习精神和进取精神,武装头脑、精通业务、丰富知识,同时也要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学习视作一项终生的事业。

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民主与科学”是不倒的旗帜。民主与科学曾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德先生”、“赛先生”。正是这两位先生启蒙了国人的民主觉悟,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唤醒了国人反封建、反迷信的意识。如今“民主与科学”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无疑仍需要“德先生”与“赛先生”。青年基层干部要带头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将五四文化创新传承,激起农村年轻人的艰苦奋斗、科学创业意识,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造福家乡人。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根本所在;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是民主与科学实现的途径,而最终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实现国人梦寐以求的中国梦,这一切都需要当代的青年为之奋斗,为之努力。

青年干部既是未来也是希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应该也必须担负起自己的光荣使命,要将“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的实现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年干部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正能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既然选择了基层,就要心在、身在、志在,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农村的落后的状况,用科技带动农村的发展,用信息和宣传来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思路,用实践的好效果来影响一批批的农民使用新技术、应用新成果、得到新收获。

青年人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时代的魅力、一种的社会胸怀、一种永不退却的奋斗意志。基层青年干部要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五四”先驱们未竟的事业,用实践奋力铸就“中国梦”。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