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官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和严重斗争。官僚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严重脱离群众,根源在于群众观念的弱化与为民理念的缺失,在于忘记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和“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作为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即是脱离群众。漠视群众意愿和要求,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就会滋生蔓延。因此,破除官僚主义,需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肃清“官本位”思想。
坚持以民为本,杜绝高高在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树立群众观点,首先必须树立以民为本思想,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杜绝高高在上。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开展工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要走出“经验主义”、“高高在上”等误区,克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作风,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研,畅通民主渠道,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
践行执政为民,杜绝腐化堕落。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也是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把个人名利看得过重,摆不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热情,甚至跌入腐化堕落的泥坑,这些都是由于群众观念淡薄造成的。因此,践行执政为民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放在第一位,通过加强群众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群众立场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常行亲民之举,杜绝脱离群众。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他们所在的岗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发扬光大党与群众的密切关系,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的主人,常怀爱民之心,常行亲民之举。要实事求是,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经常深入基层、走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要广纳善言,多问多学多看,把政策方针设计得更加合理。要经常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民情民意,拉近与群众的感情,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
多做利民之事,杜绝滥用权力。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强化公仆意识,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常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坚决杜绝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利用手中权力和工作之便搞不正之风。要把群众呼声当做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做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做第一标准,本着“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原则,坚守岗位,干事创业,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要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