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开展服务群众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但也有基层群众反映,部分党员干部只是“身入”群众而没有“深入”群众,没有更好地发挥“深入”群众作用,要解决好“身入”群众更“深入”群众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能穿农家衣,装扮要有群众样。个别党员干部下基层时西装革履,丝袜短裙,皮鞋锃亮,穿金戴银,一副典型的官老爷装扮。这副装扮让群众不敢正视,不敢靠近,群众怕脏了你的衣裳。入乡随俗,走进农村就该有个农民样,大马褂、破草帽,群众自然会感觉到亲切,认为是自家人,也相信这样的官会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群众就能将真心话讲给你听。
二是能讲农家话,访谈要有群众味。个别党员干部下基层时喜欢讲官话、套话、大话,讲群众听不懂得话,让群众感觉搭不上话。官话套话大话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拉开了和群众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公信力。群众是最朴实、最直接,也是最讲实惠的。只有你学会说土话、农民话、方言话,讲群众喜欢听得群众语言,用群众语言交朋友、拉家常、掏心窝,群众听着舒心,就算心中有冲天怨气,也愿意静下心来商讨解决办法。
三是能干农家活,举止要有群众型。个别党员干部下基层时下地怕脏,干活怕累,参与生产就怨声载道。往往喜欢摆个poss拍个照,喜欢督导式指手画脚,喜欢大场面走马观花式作秀、露脸,这种行为伤了群众的真心,让群众感觉你只是来添乱。走进农家就该能轮的起坎土曼,能玩的转拖拉机,能和农民。要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毅力,更要有能甘拜群众为师的勇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