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十五条禁令严打择校 取消点招 (2)

北京市教委十五条禁令严打择校 取消点招 (2)

入学后再转学择校被封死

由于多条禁令严格规范了今年的入学工作,不少人便打起了学籍管理方面的算盘。不少家长认为,在入学时择校难度太大,不如开学后再想办法转学择校。对此,文件也明确指出,初中校不得违规接收未正常办理入学和学籍登记手续的学生。加强学籍管理,严禁学生与学籍分离,学校不得接收无学籍学生,不得违规接收二次流动学生。此外,今年北京市启用小学入学系统和初中入学系统。这套系统首次把学生的信息采集、升学的过程,以及学籍的生成进行了同口径对接,犹如一个GPS定位仪,每一个学生的入学属性和痕迹都全程记录,整个环节可监控可记录。

此外,今年将严禁学校自行组织招生和变更计划招生。也就是说,学校的招生计划是多少就招收多少,不许随意增加和减少计划。小学、初中必须按区县教委制定的招生计划、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区、通过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接收学生。

彻底斩断违纪违法利益链条

“十五条禁令”还对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提出了要求,明确他们要严格遵守本规定,切实做到令行禁止,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出表率”。并规定区县教委主任为区县入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为学校入学工作第一责任人。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彻底斩断违法违纪利益链条。对于违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涉嫌违法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典型案件要在全市通报或通过新闻媒体曝光。

另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将首次成立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巡视组,严肃处理巡视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对于打招呼、递条子、说情请托等违规行为,巡视组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各方看法

学校:今年措施更严格具体

昨天有中学校长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十五条禁令”内容虽“似曾相识”,但今年更为严格、具体,区县教委甚至将委派检查组到中学筛查。在往年,学校仍有“留口”机会,“坑班”、“点招”等现象普遍,而今年各种择校途径均有所抑制。该校长称,这正说明市教委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仍会遇到一些阻碍。

一位示范校招生负责人说,在史上最严“小升初”禁令的政策影响下,学校担心仅靠目前的“小升初”途径难以保证生源质量。对此,有校长认为,部分市区级示范校与普通中学的师资力量相差无几,但这些市区级示范校之所以被称为“强校”,主要在于其通过多种途径垄断优质生源以达到提升办学质量的目的。而“十五条禁令”不仅为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机会,更让学校有机会招收到质量均衡的生源。

某小学校长透露,相较往年,今年“小升初”更加规范,但部分中学仍存在“暗中选拔”的现象。以该小学为例,今年共计70余名学生以特长生途径择校升入优质中学,这些学生与其他参加特长生选拔但未被录取的学生相比,在校期间表现更为良好,学习成绩也更加优秀,这成为他们被优先录取的“筹码”。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