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被吸金,节后只好瘦三斤”,由于在节日期间走亲串友、走访送礼等过度消费,一些工薪族不得不精打细算,变成了节衣缩食的“节缩族”,甚至过上了“吃泡面”的苦日子。
“面子”作为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它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频繁的使用着,在国人的人际交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极大的影响着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人际交往中有着不同的“面子”问题,比如在农村邻里之间的面子表现为盲目攀比,遇事大操大办等;官员的面子背后其实是权力,集中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面子文化”已从爱慕虚荣变为谋实利,面子与利益和权力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事实上,人情社会的面子是双向的。主动施与是为了更好的回报。面子不再是饶有趣味的人情,而变味成了一种交易。
减少面子消费,一是要大力宣传我们的国情和国力,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引导人们认清面子心理造成的危害,树立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社会风尚;二是要根据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对面子招待、面子工程、面子应酬等不良现象进行遏制和约束,特别要防止有些人为了自己的面子,慷公家之慨,乱花公家的钱;三是要加大新闻媒体监督的力度,对那些挥霍浪费的人和事予以曝光。
面子消费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一种文化问题。与传统文化既相关又相背离的种种面子消费的现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敌,因此,树立健康节俭的消费观念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方式乃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